数据报告《消费理财,大学生不可小觑》
就在不久之前,互联网金融突然火了起来。
这时,小编发现很多同学都没有具体的理财意识
一边是淘宝京东“剁手”不止,校园周围的快递大军异常活跃。
一边是校园贷、裸贷新闻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对大学生群体消费观的大讨论。
大学生平均消费水平如何?大学生理财观念怎样?
当代大学生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下成长起来的一拨人,他们花销大,存款少,与上一辈人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不同。
那么大学生的生活费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从这份调查中可以看出来,被调查男生选择的主要消费依次是社交和娱乐、除基本伙食费外的其他食品和形象消费方面,被调查女生选择的主要消费依次是除基本伙食费外的其他食品、形象消费和社交与娱乐方面消费。
校园市场这几年可以说炙手可热,大学生消费能力的提高是一种必然,早前上海交大出过一份调查报告,其中大学生年均消费数据为2万元。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大学生们乐于体验方便、快捷的新事物。而因为其受教育水平更高,所以大学生群体在理财方面更有自己的规划,独立意识也在增强。
互联网理财来袭,心动还是行动
调查显示,正在理财或者有理财愿望的受访大学生中约60%的人倾向于风险较低、操作灵活的理财产品。比如阿里巴巴的余额宝,用户不仅能够得到收益,还能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不需要任何手续费。在购买余额宝的大学生用户中,博士研究生占1%,购买金额占3%;硕士研究生占6%,购买金额占13%;本科生占63%,购买金额占59%;专科生占30%,购买金额占25%。
武汉大学WTO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李洁表示,大学期间学会理财很有必要。但互联网理财市场品种繁多,鱼龙混杂,大学生在作选择时,应该考虑自身经济和生活能力,循序渐进,不冲动,不盲从。她建议,对理财感兴趣的大学生有必要掌握几个辨别互联网金融平台是否靠谱的方式。比如,关注该平台是否有一定规模和口碑,留意使用者的评价,平衡好理财产品的收益性与安全性;关注平台提供服务的还款转账方式和用户安全信息收录是否合理,警惕部分诈骗平台打着理财的幌子收集个人信息牟利。
所以大学生群体要理财,首先要了解金融产品及知识,让自己有一定的识别骗局的能力,包括技术上的陷阱。
以上报告由我要调查网整理,做调查,上51调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