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消费者行为分析
保健品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现在的人们都关注哪些保健品呢?
专研究结果显示:调查的消费者中100%的人购买过保健品,其中本人使用过的占75%,且女性消费者比例高于男性消费者;在使用过的消费者中,近九成的消费者都使用过保健食品,其中维生素、矿物质和增强免疫力是消费者最热衷的保健食品;六成以上的消费者在购买时主要参考“功效”、“安全性”和“品牌”三大因素;而使用后消费者对其基本表示满意(45%),但仍希望在价格、功效两方面进一步改善;该类人群对保健品的使用频率较高,以100-150元/月、1-3个月为主要购买周期、以药店、商超和专卖店为主要购买场所.
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空间大。据报道:中国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0.07%,而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25%,相差甚远,这充分说明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可发展潜力巨大。近几年内地城乡居民保健类消费支出正以15%-30%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发达国家12%的增长速度。据估计,2010年中国保健品人均消费可达到100元,保健品市场的总额将达到1,300个亿的消费量,到2020年市场的总量可以突破4,500亿
当前消费者对保健品的保健预防作用较为认可。问卷中,使用保健品的消费者对保健品持积极态度,在补充营养、疾病预防等方面均表示认可;而未使用过保健产品的消费者对保健产品的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的认可,但总会以不需要、不相信、价格太贵等因素拒绝自身购买使用。孝敬老人是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首要用途。所调查的消费者中不管自身是否使用过,但100%的购买过保健品。从购买动机上看,孝敬老人是目前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主要用途。使用保健品的人群中,自我保健的意思十分突出,而未使用保健品的人群中,70%的人购买保健品是为了孝敬老人.
在使用过保健品的人群中,我们发现以下几点特征: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催生保健品市场的火热。调查显示,使用保健品消费者的调查中,各类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均有较高占比,其中缺乏锻炼和不良生活习惯是造成健康问题的两大主因。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保健品来加强和改善自身健康现状,进而推动保健品市场的稳定发展。
保健食品是使用保健品人群的最爱。使用保健品的消费者中保健食品的购买比例高达89%,其中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和补充矿物质是消费者最热衷的保健食品,50%以上的消费者购买过这些类型产品;其次分别是保健用品和器械(66%),其中半数以上的消费者购买过女性和中老年保健用品,其他类型的保健用品和器械市场购买率较低;特助功能化妆品的购买率为23%,其中防晒化妆品的购买率最高。
现在消费者自主保健意识强劲。使用过保健品的消费人群中,66%的人群购买保健品的因素为“自主的保健预防及营养补充”,说明随着消费人群的生活越来越稳定,自主保健意识越来越强,能主动的为自己或家人在“健康”上进行投入。此外,朋友推荐及商家宣传也能一定程度上推动消费者的购买力。
“功效”、“安全性”、“品牌”是消费者选择保健品的主要考虑因素,三者的占比分别为84%、72%、68%。传统意义上重点因素—“价格”仅位列第四,由此可见,消费者在保健品的选择上首先考虑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这样的硬性指标,同时对比品牌因素,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再考虑价格,消费越来越趋于理性。
价格和功效是消费者最希望改进的方面。尽管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保健品的满意度达到了45%,但仍有七成以上的消费者指出:“价格虚高、功效不明显是保健品的普遍现象”。这一方面与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太高有关,而另一方面,保健品行业中的确存在一些诟病,需要进一步规范市场机制,在产品功效说明、价格监控等方面进行大力整顿,也需要消费者时时擦亮眼睛,谨慎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