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调查
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满意度,51调查网特意在福州某一所大学进行了一次调查。随机问卷调查了在校的100名大学生,其中大一到大四共选取100名, 其中男女比例各为50%,其中50%的大学生表示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度表示为一般,30%的大学生对自己专业感到满意,10%的大学生表示很满意。10%的大学生对自己现在所在的专业表示不满意。
造成大学生对专业不满意的因素是什么呢?
1.个人因素:考生对高考的招生信息了解不够,自我认识不够全面,没有合理权衡学校、社会、个人因素,又缺少必要的科学的指导。以至于到最后感觉自己不喜欢所选的专业,对自己所在专业的满意度比较低。

2.父母因素:一些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报他们认为比较好的专业,他们也只是凭个人经验或者简单的了解就为孩子们盲目地做出选择。
3.社会因素:一些社会因素也是造成学生和父母选专业的重要影响,哪个专业在社会上比较吃香,就选择报没有考虑下是否真的合适自己。
4.学校因素:一些学生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专业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不想放弃该学校就服从了专业调剂,到最后发现自己其实根本就不喜欢该专业。
如何提高学生专业的满意度?
学校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既要考虑到教师原来的专业背景,学识专长,又要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教师要注意从教育对象的个性出发进行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教学环境,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提升对自己所在专业的满意度。

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教学条件与设施、课程设置、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课程设置应科学合理,人为化的学校管理模式,是学生对学校产生认同感间接地提高专业的满意度。
学校要增强实践环节,上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忌空谈理论,不拘泥于教材,学校尽量安排好的专业实习机会,加强专业研究,增强专业的竞争力。
指导大学生适应就业市场需求,高校应明确专业与就业的关系,以市场需求为本,分类规划,拓展就业渠道,将规划就业、指导就业、自主就业相结合,从整体上对市场饱和专业进行体系重构。
现代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在学校都能感受到社会激烈竞争气息,工作不好找就会让学生们产生危机感,进而会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怀疑,影响对自己专业的满意度。因此政府和社会都应该采取一些相适应的对策,逐渐恢复大学生的就业信息,间接地提高自己对专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