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青年调查:近半数找对象难

时间:2023-08-23 阅读:1318次 | 分享次数:182次
  5月4日,又是一年一度的青年节。你在这一天如何打算?但作为青年告别了学业之后,便要开始准备组建家庭。那么,当今青年的婚恋观是怎样的呢?最近,在桂林进行了关于未婚青年进行了调查。
  据此次的调查报告显示,桂林市区未婚青年的婚恋观兼具传统和现代两大特征,且趋于理性。择偶标准考虑内外兼修,多数人更希望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对物质基础保持谨慎态度。
六成青年愿相亲
  近年来从“相亲大会”到“相亲节目”,本是较为隐私的事渐渐转变到公众层面。一些适婚青年在亲朋好友的相助下终成眷属,也有尚未找到合适人选的人依旧在苦苦寻觅中,甚至频繁穿梭各种相亲场合。
  由于工作繁忙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剩男剩女”现象越来越普遍,如何“脱单”成为许多大龄未婚青年交流的主要话题之一。在此次调查中,回收有效问卷306份,未婚女性177名,未婚男性129名。在被问及“最有可能通过何种方式来寻找对象”时,问卷调查表显示,有61.9%的受访者选择通过“家人、亲戚、同事、朋友介绍”。即愿意接受相亲形式,呈现较浓的传统意味。而选择互联网、电视婚恋节目、婚恋中介机构等新兴方式的人相对较少。在对待恋爱的态度上,多数人“以结婚为目的”、“向往爱情”的传统态度。少数人是出于社会压力,如“单身被人取笑”。还有个别人比较特别,如“玩乐青春”、“多恋爱积累经验,避免感情受骗”等。
  在查阅调查问卷时发现,多数受访者“遇到喜欢的人会主动去追求”,在恋爱主动权的把握上持乐观积极态度。对于传统的婚恋而言,父母的意愿非常重要。而当今的青年恋情若遭到父母反对,他们会怎么做?调查显示,36.81%的人“想办法改变父母的想法”,23.78%的人选择“坚持”,也有10.1%的人会“放弃”。在遭遇失恋后,大部分人会“伤心过后能振作”而不是“一蹶不振”。
  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手机APP交往软件越来越多。个别交往软件甚至被称为一夜情软件,名声不佳。那么未婚青年对网恋看法如何?此次的调查中显示,大多数人对网恋持消极态度。异地恋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调查中在影响异地恋最大的因素是距离,占为22.5%,沟通交流频度以及信任危机则并列第二。
  择偶品行与相貌并驾齐驱
  马诺在《非诚勿扰》节目上说,“宁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这种拜金主义曾冲击了许多人的传统思想观念。当下,持这种婚恋态度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人错误的婚恋观和价值观。而“国民老公”王思聪曾调侃称择偶的标准就是“胸大”,这种只考虑外貌的标准也引起了一片哗然。而青年们的择偶标准是否如此呢?调查显示,24.6%和24.3%的人分别将“对方性格与品行”与“对方的相貌和身材”选择为择偶首要标准,两者占比相近。此外,还有21.6%的人选择了“两人感情深”,8.3%的人选择“经济收入”。
  调查中还发现,在可接受结婚对象的结婚年龄大多数人表示“无所谓”。尽管对年龄要求不高,但对婚姻是否有感情基础的要求却较高。受访者大多选择“不愿接受无感情的婚姻”,占比高达74.4%。这也说明了多数桂林青年更期待浪漫婚姻。在理想恋爱关系中,男女双方最看重的是“两情相悦”,所占比例为25.4%。有“共同兴趣爱好”则次之,占比18.8%。“相互理解”排在第三,所占比例为18.6%。在理想恋爱关系中,不是单方面的满足,而是注重互动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男方应具有“负责”和“担当”这两种品质,女方则要有“善良”和“孝顺”的品质。这方面当代青年和传统的择偶期待不同,不仅关注自身的需求,同时也考虑对方与自己的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女性的个体解放和地位提高有关。
  爱情如此美好,所以才能引得人们不断追求。组建家庭,对于双方来说,也多了一份责任。对于当代青年来说,他们的想法也于过去的传统有所不同。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