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什么时候最容易出轨|婚姻大数据
民政部发布了2018年各省社会服务统计数据,从中可以计算出去年全国结婚和离婚的数字:
结婚登记人数为1010.8万对,处于下降;
离婚登记人数为380万对,处于增长;
“离结比”:离婚/结婚=38%。
这个数字在8年前是21%。
在结婚率统计中,发达地区普遍更低。
而“离结比”排行中,东北三省占了前四中的三个位子。
结婚越来越晚
据民政部的数据,2018年全国的结婚率创了新低,仅为7.2%。
实际上,结婚率直到2013年都是呈上升之势的,但在那之后开始连续下降。
从地区差异看,越是发达地区,结婚率越低,排在前列的是上海(4.4‰)、浙江(5.9‰)。排在末尾的则是西藏、青海、安徽、贵州等。
虽然像北京、上海这种户口管制的城市,有些常住的已婚人士并非户籍人口,没有纳入统计,但不会影响总体的趋势。
在全世界,也是越发达的地区,结婚率越低、离婚率越高。
除了物质原因,在这些地区,人们在生活方式上的选择更多,不再依赖用结婚来作为人生的保障。
这一点在年轻一代身上更为显著。
另外,女性的细腻、条理、善于人际沟通等特点,更适应大都市白领等工作岗位,经济更独立,自然不再想被传统的家庭模式绑架,不想被算入一场不划算的经济账里。
比如,最近的一份房产交易的分析数据显示:去年47.9%的买家是女性——2014年时是30%。
其中,74.2%的女性受访者表示她们买房时没有接受伴侣的资助——45.2%是接受了父母的资助,29%完全是靠自己买房。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相对平顺中长大的年轻一代,在感受到房价的高涨和职场的压力之后,也会有人趋向于回避婚姻等需要背负责任的选择。
在此背景下,年轻人结婚越来越晚:
在2013年之前,结婚登记最多的是年龄段是20-24岁,
此后,这个数字变为25-29岁。
为什么年轻人结婚越来越晚了呢?
《人民日报》曾经做过一个小调查,从收到的答案来看:
“没遇到合适的人”(29.50%)和“没有能力承担家庭责任”(23.40%)占比最多。
其后是“享受单身生活”(16.50%);
生活不稳定(12.30%);
工作压力大(8.8%)……
离婚率越来越高
与结婚率创新低相对照的,是2018年离婚率的创新高。
这个转折点是在2003年。从那之后,离婚率连续逐年上升。
离婚数量则从1987年的58.1万对,增长到2018年的380万对,31年上涨了6.53倍。
他们都会因什么选择离婚呢?
浙江省高院今年初发布了一组数据,以2018年浙江全省法院离婚纠纷的近5万(49804)起案件为样本做了统计:
首位是:“生活琐碎”(34.21%);
第二位是:“分居”(30.16%);
此外还有:感情基础薄弱(8.63%);
家庭暴力(8.44%);
赌博(6.06%);
性格差异(5.17%);
缺乏沟通(3.33%);
出轨(2.51%);
家庭经济(1.49%)。
而据最高人民法院去年发布的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以2016、2017年两年全国离婚纠纷一审结案案件为样本,发现:
77.51%的夫妻是因为“感情不和”提出离婚,排在第二位的是“家庭暴力”(14.86%)。
在涉及家暴的离婚案件中,广东、贵州和广西在数量位居前三。
91.43%是男性对女性施暴。
还据上述最高法的数据:
婚后2-7年成为离婚的高发期,第三、四年达到峰值。
而65.81%案件,一审是判决继续维持婚姻。
一般来说,是谁主动提出离婚呢?
在25岁之前,女性占了大头;
30岁以后男女逐渐接近;
到了55岁以上,则是男性居多。
值得补充的是:出轨在离婚原因中占比较低,部分原因是出轨行为隐秘、取证困难,实际比例会高于此数。
出轨的人中,是不是男性占了大多数呢?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有一名律师统计了全国5万多份一审离婚判决文书后发现:
虽然男性被指认出轨的比例更大,但就法院最终认定的数据而言,男女的出轨比例其实是一致的。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出轨的高峰期为婚后第二年。
我要调查网为用户提供:
1、问卷创建(问卷的快速、便捷、专业的创建);
2、数据收集(多渠道的答卷发布、分享、收集);
3、调查分析(系统化的分析、专业的数据报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