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费调查:近半数来自我国

时间:2023-08-23 阅读:1451次 | 分享次数:134次
  奢侈品,被认为是富贵人家的象征。而在中国,“面子”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近日,据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去年我国消费者境外人均消费1508欧元,是欧美的3-5倍。中国人购走了全球近半奢侈品,仅27%是在国内购买。
  两大免税店业绩大增
  财富品质研究院是中国第一个关于富豪生活方式的专业研究、顾问机构。从去年全球排名前十的免税集团公布的调查报告数据可看出,主要免税集团去年的销售增长势头良好,多数公司保持双位数的增长,其中DFS以40.65亿欧元的销售额位居世界免税行业第一,较前年增长了25%。这得益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游客这一庞大消费群体及其强劲的消费力。另外,我国的两家免税公司也取得较大发展:日上免税行去年销售额8.82亿欧元,较上年增长了37%,全球排名12位;中免集团排名第14位,去年销售额7.99亿欧元,较前年增长22%。其中三亚为中免带来持续利益,销售额从前年的20.27亿元人民币猛增到去年的28.15亿元,增幅达到40%。
  奢侈品73%外流
  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去年我国消费者境外人均消费1508欧元,全球第一。去年国人买走全球47%的奢侈品,合计约1020亿美元。但只有280亿美元的消费留在境内,外流73%。据财富品质研究院预计,今年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将进一步转向境外,港澳地区(30%)、欧洲(22%)、美国(21%)是中国人海外购买奢侈品最主要的三大地区。其中,美国同比增长7%,欧洲增长6%,欧美逐步取代中国港澳地区成大陆人境外购物的重镇。同时,中国消费者在大陆购买奢侈品的比例较去年减少了2%,港澳地区锐减14%。
  关税大幅降低
  与往年不同的是,尽管中国消费者仍喜欢在免税店购买奢侈品,但工厂体验消费更受青睐。此次的市场调查发现,我国消费者免税店购物在境外购物消费中所占比重从去年的65%下降到今年的62%,并呈现进一步降低的态势。工厂体验消费正愈发受到高端消费者的青睐,并逐渐成为新型旅游购物项目。在互联网时代,免税行业也会集体快速向网络扩张。但因受政策等因素制约,网络免税店不会形成气候。全球范围来看,免税行业的并购将快速加剧,大型免税集团通过并购其优势将更加明显,小型免税公司便更难存活。通过被收购可以借助大型免税公司的货源优势以及服务网络优势得以存活和发展。
  对于我国免税市场的发展前景,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表示,中国免税市场短期内格局不会有太大改变。日上免税行与中免集团将继续垄断中国免税市场,不会产生真正的第三极。从政策层面上看,国家会通过自贸区等形式的免税试点和适当开放网购监管验证放开税收政策的优劣利弊,以通过适当政策进一步减少消费外流。对于海南岛免税国家会进一步放开,但不会将该模式放开到其他城市和地区,即不会放开市内免税店政策。对于一直备受业界和消费者关注的奢侈品关税问题,周婷认为,中国奢侈品关税将在未来2-3年内大幅降低,并在将来可能被取消“奢侈品税”。
  奢饰品的消费,会受到地区的影响。而关于关税的问题,也是消费者们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对于关税要如何调整,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去解决。更多市场调查,就上我要调查网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