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体育品牌库存调查
昨日,梳理了匹克、特步、361度、安踏四大体育品牌的2013年年报后发现,前三家企业的存货量均有所下降,但消耗同等库存需要的周期越来越长,这意味着未来降库存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财报调查问卷显示,安踏、匹克、特步三家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上涨了8天、1天、9天,在存货方面最终下降了11.28%的361度,周转天数出现了17天的大增。对此,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CEO张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既想库存得到很好的消化,又想把消化的时间缩短”这样的想法是非常有难度的。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存货量强调的是年末的数字,而周转天数关注的是去年一整年消化库存的具体周期,“企业通过各种途径确实减少了最终的存货数字,但是由于门店减少等自我改革动作的存在,还是拉长了企业消化库存的时间。此外,周转日期的增长,也说明了企业可能陷入了旧品消化难度大,新品库存又增的尴尬处境”。此外,张庆根据调查报告分析认为,上述公司从2009年高速增长积累的库存,目前确实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化。至于安踏存货量出现了同比0.29%小幅增加,主因是“盘子较大”,营业额等数字都比较高,在消化库存时可能慢一些。
“中国体育产业应该区分别的不同领域来谈。”在全国政协委员马继龙看来,目前以体育用品业为主的中国体育产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产业。目前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规模占到了我国体育产业的80%左右,在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体育产业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八十年代起步到跨入新世纪,体育用品业从原来的来料加工到现在的自主研发,相当多的企业已经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具备了企业自身的文化,并且迈出了非常大的步子,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马继龙同时指出,与以美国为代表的体育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全国政协委员、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卞志良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一组数据显示,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体育产业在美国占GDP的6%至7%,在中国却只有0.6%,作为美国第六大产业,体育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占11%。
“当然近两年体育用品行业也面临着一些困难。”马继龙说,国内企业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也与一些国际大品牌一起经历了因国际金融危机而掀起的“大风大浪”,一些品牌在与“大风大浪”的搏斗当中站稳了脚跟也得到了自信,坚定了他们继续向前发展的方向。作为身在其中的从业者,卞志良认为体育产业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信,一方面来自于国内优秀运动员通过在国内企业制造的器材上的刻苦训练,进而在国际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国内群众体育的深厚基础。
谈及中国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时,甘连舫直言:“中国仍然缺乏有竞争力的品牌。”而“品牌”在他看来,恰恰是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同为体育产业从业者,卞志良也认为在过去努力追赶GDP目标的时代里,体育产业的发展忽略了对民族品牌的打造,简单的来料加工和制造几乎是“用我们最优的资源,发展了别人的品牌。”卞志良说:“我们自己品牌的崛起,不仅是对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一种拉动,更是我国体育产业在国际上形成一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