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热潮的调查

时间:2023-08-23 阅读:1421次 | 分享次数:137次

微信朋友圈对做生意的人来说,是个很有意思的市场。市场调查显示它的特点是高风险但也高回报。

说高风险,并不是说如果你每天发商品信息,最后会被所有人拉黑。拉黑意味着断绝朋友关系。大家不会轻易这么干。但如果你真的每天发产品广告,你的朋友们应该会做一下微信功能设置——不看你的朋友圈信息。这样不至于跟你撕破脸皮。

说高回报,是因为如果你经营的好,在恰当的时候让大家看到恰当的商品,大家肯定愿意买单。

“微商”群体有的是从淘宝等平台迁移到微信的。在淘宝上做生意的广告成本越来越高,在微信上成本要低得多。很多淘宝卖家在微信设立了一个公号,订阅户可以通过公号提供的商品链接跳转到该卖家的淘宝店铺。不过,阿里巴巴已经屏蔽了这些店铺的链接。

还有一些“微商”是微信上土生土长出来的店家。为此,诞生了大量的微信技术公司,专门给企业做微信的服务号。一些技术好的公司,做出某个行业的微信模板,以几千元批量卖出。

微信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另外一个淘宝。阿里巴巴的人讽刺说,微信取代淘宝成为了水货假货的平台。

根据网上调查,一些大公司的品牌部和市场部都在争夺微信的所有权。有些公司更先进, 直接成立了社会化媒体部门。一时间,微信营销成为神话。

微信的电商生态圈已经成型。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上的“王”,微信在2013年8月5日推出微信5.0版本,开始了商业化第一步。开通了微信支付,上线了微信扫购。没多久,微信又上线了“我的银行卡”功能,放入了双11精选商品栏目,并在双11结束后保留下来了这个频道。

目前微信已经把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的工作搭建的比较齐全了。微信贡献了大量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按照易观的数据,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是6亿多。而微信目前就有4亿的用户。

此外,微信支付的出现让移动互联网的支付问题得到了更好的解决。只要你的微信绑定了银行卡,即可在微信内、公众号内、APP中,以及身边随处可见的二维码,进行付款购买。

   

    但是,利用朋友圈作奸的案例也不少,尤其卖假冒奢侈品的几乎泛滥。玩过微信朋友圈的人,都遇到过卖各种奢侈品的,打着商场专柜的名义兜售,其实都是假冒伪劣的产品。在朋友圈买过奢侈品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上过当,就从来没有出售过一件正品。既然如此,为何不良商贩还能逍遥法外呢?

  因为朋友圈是相对封闭的,消费者市场调查表明,消费者根本没有渠道举报,也就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不良商贩可以继续横行,骗完一拨继续换一拨,朋友圈成了他们的温床。上当受骗后的消费者,最多能够在朋友圈曝光。这种曝光显然没有太多作用,无法伤到不良商贩的筋骨,官方监管缺位就永远无济于事。

  这些其实还算小打小闹的事,至少比起微信传销的人来说,就是班门弄斧。3月14日,南京警方破获了国内首起“微信传销”案件,目前已经有17人落网。根据警方透露的相关细节,传销团伙利用微信邀请学员开会,然后当场洗脑并收取巨额代理费。从邀请会员开会到发展下线,传销团伙都是依赖于微信,而且绝非偷偷的打枪,而是光明正大的发展浩荡。

  我也收到不少这样的广告,以朋友介绍为名获取信任,然后兜售他们神奇创富“课程”。类似的微信传销团队很多,都是打着微营销培训的旗号,并且把官方列为合作伙伴,甚者会有一些官方人员为其站台。这些人猖獗到什么程度呢?他们派人在一些公众号后台留言,要求运营者帮助他们推广,如若不从就组团举报他们,最终让公众号被永久封号。

  这些微信传销团伙的举报能否让公众号被封,有待考证。但有一点确实让人感到蹊跷,大批量的公众号被举报永久封禁,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微信传销团队的威胁,也不得不让人感到惊恐。难道就没有人来监管了吗?这个我不知道。除了没有人监管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在缺乏官方监管的情况下,为何他们能够发展迅速呢?

  其实,跟前面的朋友圈诈骗一样,就是两个字“杀熟”。诈骗分子利用朋友圈骗人,就是因为“朋友”不会怀疑,所以很容易就上当受骗。微信传销分子能够发展壮大,也是因为“朋友”的互相介绍,拉拢。传统的传销其实也是如此,靠的是亲戚带亲戚,朋友骗朋友发展。微信上更加的方便了,一些“点赞之交”的朋友,稍有不慎就会被拉下水。他们以免费听课为诱惑,轻易的博取了“朋友”的信任,反正是“免费”的也不损失。可一旦被洗脑之后,一点被拉下水之后,能做的就是拉更多人下水。

  除此之外,微信的封闭也至关重要。在过去的301昆明和MH370失联事件中,朋友圈充分发挥了“造谣传谣”的先天优势。很多早已经被证实不确切或者虚假的消息,在朋友圈却能一棒接一棒传递下去,因为朋友圈是个相对封闭的世界,外界的很多信息根本没法进去。所以,哪怕出现了诈骗分子,也很容易就藏身匿迹,甚至还能继续行骗江湖。

  基于微信的诈骗越来越多了,首先骗子是利用“熟人”的关系,再利用相对封闭的特点,以及官方监管不到位的漏洞,使得微信成为短信、电话之后最好的诈骗通道。还是那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要以为微信上就是绝对可靠的,“熟人”之间一旦牵扯利益,还是留个心眼比较好。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