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失联:让调查给下落
摘要 : 迄今人们所能获得的、较可靠的进展,无不建立在确凿、权威和充分的信息基础上,而这些信息,则是由多个权威相关方面,经科学分析、反复核实后陆续披露的,包括罗.罗和海事卫星组织方面的证据、线索,均是如此,根据市场调查显示,马来西亚方面姗姗来迟的军用雷达信息和海事卫星联系信息公布,也同样是在这些权威第三方数据揭晓后发生的事。
马航370航班自3月8日上午失联至今已逾一周,有关方面的新闻发布会开了无数,14个国家,几十艘舰船,几十架飞机,几十颗卫星立体搜索,但给人的感觉,离解开谜团貌似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了。
在飞机发动机厂商罗尔斯罗伊斯、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等相继推出更多数据、信息后,“一直在辟谣”的马来西亚方面姗姗来迟地公布了其军用雷达监控信息和飞机与卫星最后一次联系的时间(上午8时11分,和原先公布的1时30分差了6个多小时),并宣布结束南海搜救,重新评估部署。很显然,倘此说准确而不再被“辟谣”(事实上马来西亚军用雷达监控信息有所发现,就是已被“辟”过一次的谣),各国搜救力量其实是围着几个个错误地点白忙了整整一周,在此期间推出大量报道、分析的中外传媒,和依靠这些传媒的“二传”获取信息的网民、公众,其分析、推理和判断,自然也更只能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靠谱才怪了。
如今马来西亚方面已由总理出面给出了最新说法,指定了航班失联事件唯一官方发言人,马方信息发布和事件网上调查的主体,已正式由马航过渡为马来西亚联邦政府,这或许可多少缓解一下此前一周信息混乱、自相矛盾的局面,但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下午新闻发布会的安排、秩序和场面看,很难指望马方随后的信息公布和调查进展,能体现出更大的开放度,和更高的效率。
时至今日,根据最新信息画出的客机可能到达范围,已差不多可以覆盖小半个地球,此前白忙了一周的各路人马,今后的按图索骥只怕是更令人头疼的工作,且谁也不知道,这些最新信息中是否仍然“掺沙子”,已经被折腾到神经脆弱的媒体和公众,是否还将继续被折腾下去。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牵动亿万人的心。虽然从统计数据上看,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每一次事故都惊心动魄。虽然乘坐飞机旅行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但人们对航天安全仍有许多不了解的常识,甚至有不正确的认识。
飞机的事故率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低的,但一旦有灾难发生,造成的后果便可能极为严重。除了购买一份航空意外险,在乘坐飞机时,选择一家安全记录良好的航空公司也非常重要。选好一家安全的航空公司,就等于为自己的飞行生命上了一份双保险。
调查报告显示,在全球致命空难事故飞机型号的统计中,波音737、波音747及波音767均“名列前茅”。根据美国飞机空难信息网的数据,在截至2013年的410个飞行事故中,波音和空客均有重大事故发生。波音737是历史上第一种累计飞行超过1亿小时的飞机,虽然历史上曾经造成72起致命空难,但基于其庞大的飞行小时数,波音737的安全性仍然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客机。2004年来的统计表明,波音777型飞机也频发事故,但致命事故发生次数较少。其中最近一次事故为2013年7月,韩亚航空一架波音777航班在旧金山国际机场降落时坠毁并起火,致3名中国人死亡。
专家表示,根据对1978年到1995年间发生的至少有一名乘客丧生的飞机事故进行的重新调查,发现总共有164起致命事故涉及到西欧或美国设计的喷气运输机。有68起事故是所有乘客全部丧生,另有15起事故有90%到100%的乘客丧生。有37起事故的乘客丧生人数不超过10%。在螺旋桨飞机事故中,有178起事故涉及的飞机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设计的。其中乘客全部丧生的有108起;90%到100%的乘客丧生的事故有6起,另有9起事故的丧生人数不超过10%。
最后,祈祷马航失联飞机奇迹发生!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