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中秋国庆公司值班意向度调查报告

时间:2025-09-29 阅读:45次 | 分享次数:0次
      2025 年中秋国庆双节(9 月 29 日 - 10 月 6 日)为 8 天超长假期,部分企业因业务连续性需求(如电商、客服、能源、医疗等)需安排员工值班。本次中秋国庆公司值班意向度调查面向全国 200 + 不同行业企业(涵盖互联网、制造业、服务业、国企 / 事业单位等),通过企业内部问卷、职场平台(脉脉、智联招聘)调研等形式,回收有效问卷 8642 份(其中员工问卷 7215 份,企业 HR 问卷 1427 份),全面解析员工值班意向、核心顾虑及企业值班制度现状。
一、员工值班意向核心特征:意愿分化,诉求明确
(1)值班意愿:超六成员工倾向 “避免核心假期值班”
数据显示,仅 38% 的员工明确表示 “可接受双节值班”,62% 的员工倾向 “避开 9 月 29 日(中秋)、10 月 1 日(国庆)核心日期”,主要原因包括 “需与家人团聚”(占比 75%)、“已提前规划出游 / 返乡”(占比 68%)、“核心假期值班影响节日体验”(占比 52%)。
从岗位维度看,技术岗(如运维、IT 支持)因 “业务保障需求” 值班接受度最高(45%),行政岗、市场岗接受度较低(分别为 28%、31%);从工龄维度看,入职 1-3 年的年轻员工值班意愿(42%)高于入职 10 年以上的老员工(29%),前者更关注 “值班补贴”“调休福利”。
(2)值班偏好:“短期分散”“弹性时段” 更受青睐
在接受值班的员工中,72% 倾向 “1-2 天短期值班”,仅 15% 可接受 “3 天及以上连续值班”;时段选择上,58% 偏好 “白天值班(9:00-18:00)”,32% 可接受 “夜间值班(18:00 - 次日 9:00)” 但要求 “次日补休”,10% 希望 “远程值班”(适用于客服、行政等可线上处理的岗位)。
(3)核心诉求:补贴与调休成 “关键影响因素”
经济补贴:89% 的员工认为 “值班补贴需高于日常薪资”,其中 65% 期待 “3 倍日薪(符合法定节假日标准)”,24% 可接受 “2 倍日薪 + 节日福利(如月饼、购物卡)”;
调休安排:78% 的员工要求 “值班后 1:1 调休”,且希望 “调休时间可灵活选择(如节后 1 个月内自主申请)”,仅 12% 接受 “调休与周末叠加(如值班 1 天 = 周末补休 1 天)”;
附加福利:45% 的员工期待 “值班期间餐饮保障(如免费工作餐、零食供应)”,30% 关注 “交通补贴(如夜间打车报销)”,20% 希望 “企业提供节日慰问(如领导电话关怀、家属礼品)”。
二、企业值班安排现状:制度待完善,矛盾需调和
(1)值班制度:超四成企业 “无明确双节值班规则”
调研显示,仅 58% 的企业有明确的双节值班制度(如 “轮流值班”“自愿报名优先”),42% 的企业仍采用 “领导指派”“岗位强制安排” 模式,易引发员工抵触情绪;在补贴执行上,65% 的企业可落实 “法定 3 倍日薪”,25% 仅提供 “2 倍日薪”,10% 以 “调休替代补贴”(不符合劳动法规定)。
(2)人员调配:“核心岗位人手紧张” 成主要难题
35% 的企业表示 “技术、客服等核心岗位需 24 小时值守,但员工值班意愿低”,28% 的企业面临 “部分员工提前请假,导致值班人员缺口”,仅 37% 的企业可通过 “跨部门支援”“临时外包” 缓解人员压力。

三、优化建议:平衡企业需求与员工权益
(1)对企业:建立 “弹性 + 人性化” 值班机制
提前规划:至少提前 2 周发布值班计划,采用 “自愿报名 + 轮流补位” 模式,优先满足 “有家庭特殊需求” 的员工;
强化福利:除法定补贴外,增设 “值班专属福利”(如节后多 1 天调休、节日慰问礼包),夜间值班提供 “安全保障(如专人接送)”;
灵活形式:对可线上处理的岗位,推行 “远程值班”,减少员工通勤成本;核心岗位采用 “分时段轮班”,避免员工连续值守。
(2)对员工:理性沟通,兼顾个人与企业
提前反馈:若有特殊情况(如家人团聚、就医),提前 1-2 周与领导沟通,避免临时拒绝值班;
合理选择:若接受值班,优先选择 “非核心日期”“白天时段”,并明确与企业确认补贴、调休细节;
团队协作:与同事协商 “互助值班”(如 “你替我值 10 月 1 日,我替你值 10 月 5 日”),提升值班灵活性。

      随着职场人性化管理理念普及,未来双节值班将更注重 “员工意愿与企业需求的平衡”:一方面,企业需完善值班制度,强化福利保障,减少强制安排;另一方面,员工需增强团队意识,理性对待值班。只有双方良性互动,才能实现 “企业业务稳定运行,员工节日体验不打折” 的双赢目标。

我要调查网为用户提供:
1、问卷设计(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专业的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2、数据收集(多渠道用户标签推送,快速回集目标用户的意见);
3、调查分析(提供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交叉等多维度分析);
4、报告撰写(根据数据内容,提供专业的市场调查报告撰写服务)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