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手机品牌消费者偏好调查分析报告

时间:2025-09-11 阅读:74次 | 分享次数:0次
      随着智能手机技术迭代加速,市场品牌竞争愈发激烈,华为、苹果、小米、OPPO、vivo 等主流品牌不断推出新品,消费者的选择维度也从单一的 “硬件参数” 向 “品牌口碑、生态体验、个性化需求” 等多元方向延伸。为把握当前消费者对手机品牌的偏好特征,挖掘影响购买决策的核心因素,助力品牌优化产品策略与营销方向,本次手机品牌消费者偏好调查面向全国不同年龄段、职业、收入水平的手机用户展开,覆盖一线至五线城市,最终形成本次分析报告。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概况
调查方法:采用线上问卷调研(占比 72%)与线下定点访谈(占比 28%)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社交平台、电商平台用户社群定向推送问卷,线下在手机卖场、商圈等人流密集区域开展一对一访谈,确保样本的广泛性与代表性。
样本规模:共回收有效问卷 8263 份,访谈记录 215 份,样本中 18-25 岁青年群体占比 38%,26-40 岁中年群体占比 45%,40 岁以上群体占比 17%;从职业分布看,学生群体占 22%,企业职员占 48%,自由职业者及其他占 30%;月收入 3000-8000 元群体占比 61%,8000 元以上群体占比 25%,3000 元以下群体占比 14%。

二、手机品牌消费者偏好核心分析
主流品牌偏好排名
从调查结果来看,2025 年消费者对手机品牌的偏好呈现 “头部集中、中端竞争” 的格局:
第一梯队:华为以 32% 的偏好占比位居首位,其鸿蒙系统生态、自研芯片技术及国产高端品牌形象成为核心吸引力,尤其在 30 岁以上中年群体中偏好度达 45%;苹果紧随其后,偏好占比 28%,凭借 iOS 系统流畅性、品牌溢价及年轻群体认可度(18-25 岁群体偏好度 42%)保持优势。
第二梯队:小米(15%)、OPPO(13%)、vivo(10%)形成中端竞争阵营,小米以 “高性价比 + 智能家居生态” 吸引学生与年轻职员群体,OPPO、vivo 则依托线下渠道优势与拍照功能创新(如自研影像芯片),在二三线城市及女性消费者中更具竞争力。
其他品牌:荣耀(8%)、三星(3%)及小众品牌(1%)占比相对较低,荣耀凭借与华为的技术关联度吸引部分性价比用户,三星则因本土化服务不足导致偏好度持续下滑。
不同群体偏好差异
年龄维度:18-25 岁群体更倾向苹果(42%)、小米(20%),注重系统流畅性与社交属性;26-40 岁群体偏好华为(38%)、苹果(25%),更关注生态体验与品牌可靠性;40 岁以上群体对华为的偏好度最高(45%),国产情怀与耐用性是主要考量因素。
收入维度:月收入 8000 元以上高收入群体中,华为(40%)、苹果(38%)合计占比 78%,高端机型(5000 元以上)购买意愿强烈;月收入 3000-8000 元中等收入群体偏好小米(22%)、OPPO(18%),3000-5000 元中端机型是主流选择;月收入 3000 元以下群体以小米(28%)、荣耀(15%)为主,优先考虑 2000 元以下性价比机型。
影响偏好的核心因素(按重要性排序)
系统与生态(35%):鸿蒙、iOS 系统的流畅性、跨设备联动能力(如手机与平板、手表互联)成为消费者首要关注因素,安卓阵营中 “系统卡顿、广告过多” 是主要负面反馈。
品牌口碑与质量(25%):华为的 “国产高端”、苹果的 “耐用性” 口碑直接影响偏好,而部分小众品牌因 “售后维修难” 导致用户流失。
硬件与功能(20%):芯片性能(如华为麒麟、苹果 A 系列)、拍照效果(OPPO/vivo 影像技术)、续航能力是关键硬件指标,65% 的消费者表示 “续航低于 1 天” 会直接排除该品牌机型。
价格与性价比(15%):中等收入及以下群体对价格敏感度较高,3000 元以下机型的 “性能与价格匹配度” 是核心决策点;高收入群体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更愿为品牌与体验付费。
外观与个性化(5%):机身设计、颜色选择(如女性消费者偏好浅色系)对年轻群体有一定影响,但重要性低于核心功能。

三、品牌发展建议
头部品牌:华为需持续强化鸿蒙生态建设,推出更多中端机型覆盖下沉市场;苹果应优化 iOS 系统本土化功能(如适配更多国产应用),提升线下服务体验。
中端品牌:小米可深化智能家居生态联动,加强影像技术研发;OPPO、vivo 需拓展线上渠道,针对年轻群体推出个性化定制机型(如联名款)。
小众品牌:荣耀需明确与华为的差异化定位,聚焦性价比与年轻化市场;三星需改善本土化售后,推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机型。

      2025 年手机品牌消费者偏好以 “华为、苹果” 为核心头部阵营,中端品牌竞争聚焦 “性价比、功能创新”,不同年龄、收入群体的偏好差异显著。系统生态、品牌口碑、硬件性能是影响偏好的三大核心因素,未来品牌需结合自身优势,针对目标群体优化产品与营销策略,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


51调查网的优势
1、专业:专业的调查服务、研究报告;
2、低成本:提供不同场景的专业调查模板、题库,减少设计问卷成本
3、高效率:多种质控手段保证数据真实有效,多终端多场景链接用户。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