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热点:50岁保安提前1小时到岗猝死

时间:2025-07-31 阅读:115次 | 分享次数:0次
通过网络舆情系统检索,综合各网站、平台热点信息,经研判分析梳理,盖洛特研究院汇整了过去一周(7月21日至7月27日)人社领域主要舆情热点如下:

热点一:50岁保安提前1小时到岗猝死
图片

一、事件速览

舆情背景(2025年7月15日):2025年7月15日7时许,西安华远海蓝城小区50岁保安周某某提前1小时到岗,在保安亭等待交班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送医抢救无效身亡。


舆情发酵(2025年7月21日):2025年7月21日,极目新闻报道了此事,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家属正在为周某某申请工伤认定。家属认为高温环境及恶劣宿舍条件是诱因,但用工方以“白班工作时间从8时开始,提前到岗,未到工作时间”为由拒绝认定工伤,引发争议。


舆情持续(2025年7月22日-7月23日):事件经过媒体初步报道后,舆论热度迅速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了解,事发时西安最高气温超过40℃,保安亭内未配备空调,清晨气温已高达32-33℃;宿舍为毛坯房,20余人拥挤居住在复式户型中,同样缺乏空调,且环境脏乱不堪。小区业主证实周某某常年敬业,自发倡议捐款;周某某女儿称已向未央区人社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并呼吁追究公司劳动保障责任。网民围绕周师傅的猝死是否应被认定为工伤展开热议。


官方回应(2025年7月22日):7月22日下午,大象新闻记者就此事采访未央区委宣传部和未央区人社局工作人员,未央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称,未央区人社局已经受理了家属提交的工伤认定申请,需要等待进一步的结果。


二、传播路径分析

此次事件的舆情发文1534条,互动声量高达为195.01万条。主要集中在客户端、视频和微博三大平台。

图片

其中,客户端和视频平台成为主要的信息集散地,评论大多集中在探讨该事件是否构成工伤。由此引发了话题#50岁保安提前1小时到岗猝死#等。

三、公众情绪洞察

此事件,经媒体广泛报道后,迅速引发舆情关注。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用工方的冷漠回应,还涉及保安行业普遍存在的用工不规范问题,进而引发公众对劳动权益保障和高温作业等议题的广泛讨论,进一步放大了舆情影响。

图片


公众的讨论的核心议题:

  • 提前到岗是否属于“工作时间”?

  • 高温环境是否是诱发死亡的直接因素?

  • 公司未缴纳社保是否违法?

  • 用工单位是否试图规避工伤责任?


四、媒体与网民观点

媒体观点主要为:

  • 工人日报:采访了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劳动法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洪桂彬律师,认为其提前1小时到岗不影响工伤认定,提前到岗一般不违反单位的禁止性规定,而且为工作提前做准备也视为工作时间的合理延伸,不影响工伤认定。但是,能否认定为工伤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 极目新闻:更大的问题是行业现状,低工资、高强度、没保障,啥时候能改?光靠“人道主义赔偿”,糊弄不了人心。希望这场悲剧能唤醒对基层劳动者的尊重,别让他们的血汗流进“工伤争议”的冷漠里,别让他们的生命被如此漠视。爱岗敬业付出生命的代价,若换不来一个“工伤”,会寒了所有劳动者的心。


网民观点主要为:

  • “50岁还冒高温上班,不认工伤太没人情味”

  • 提前到岗是为了完成工作交接等与工作相关的事宜,是工作的一部分,用不是工作时间规避责任,是对基层劳动力的不尊重与冷漠,应该认定为工伤。

  • 企业宿舍条件恶劣、保安亭无空调,是“间接杀人”的管理过失。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正式上班时间是8点,7点出的事不在工作时间内,不能算工伤。

  • 还有网友认为这反映出保安行业等基层劳动者工作环境差、保障不足等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五、舆情启示

1、舆情回应要有温度有态度,不能只讲条文。

需避免冷漠话术,“我们公司说了不算”、“未到上班时间”。

回应表述,应兼顾法律原则与社会情绪。


2、舆情回应滞后,易在沉默中失控。

用工单位及属地人社部门在舆情第一天内未及时发声,容易导致网络讨论迅速滑向情绪化、道德化方向,丧失了引导舆情走向理性讨论的主动权。


3、回应未直击公众核心关切,叙述空泛引发次生疑问。

回应内容避重就轻,未明确说明“是否存在用工合同”“是否足额缴纳社保”“是否符合工伤认定流程”等核心问题,而仅强调“未到上班时间”模糊表述,易导致次生舆情爆发。


4、职责边界模糊,舆论期待人社系统正面回应。

事件中涉及社保缴纳、工伤认定、用工关系监管等多项人社职能,但在前期回应中,人社部门仅回应“已经受理了家属提交的工伤认定申请,需要等待进一步的结果”,公众期待人社部门可以及时发声释疑。


图片

了解盖洛特舆情监测服务或索要完整版深度报告

可联系客服:15980115291(手机微信同号)



企业详情介绍:


盖洛特舆情监测服务指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互联网、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渠道中的正负面舆情信息进行实时收集、研判、预警和应对等,以帮助政府、企业、组织等客户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公众舆情的服务。主要包括:

  • 舆情监测全网数据实时追踪。覆盖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论坛、博客等全场景渠道,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确保第一时间获取与客户相关的舆情信息。

  • 舆情研判对海量信息进行情感分类,精准识别正面、中立、负面舆论;通过传播路径分析、热点聚类、地域分布等维度,呈现舆情发展脉络。

  • 舆情预警:基于客户需求设定关键词阈值,触发实时预警,如微信、短信、邮件、监测系统通知。

  • 舆情分析报告:根据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手段对特定话题或事件在公众舆论中引起的关注、情绪、态度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报告。舆情分析报告可以帮助企业、政府、组织了解社会舆论的动向和态度,为决策提供参考。

  • 危机应对支持:突发舆情时,提供应急响应,结合历史案例库生成风险评估与应对建议,协助客户快速化解声誉危机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