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

时间:2025-07-22 阅读:151次 | 分享次数:0次

      基于 2025 年 3-5 月对全国 31 个省市、126 所高校的 15237 名大学生的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数据,结合支付宝、美团等平台消费行为轨迹,从消费结构、支付习惯、决策因素等,解析当代大学生消费新特征。样本覆盖大一至研三,其中一线城市占比 32%,二线城市 41%,三四线及以下 27%,男女比例 53:47,数据可信度(Cronbach's α)达 0.89,具有较强代表性。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数据:结构与决策因素
1. 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消费结构:“生存刚需” 占主导,“精神消费” 增速显著
月度消费均值:全国大学生月均消费 1867 元(2024 年为 1721 元,同比增长 8.5%),其中:
餐饮食品:占比 42%(月均 784 元),早餐多选择连锁品牌(蜜雪冰城、瑞幸占早餐消费 63%),午餐倾向 “食堂 + 外卖” 结合(外卖日均 1.2 单,客单价 15-20 元)。
数码与学习:占比 19%(月均 355 元),手机更换周期延长至 2.8 年,但平板电脑(考研 / 上网课需求)渗透率达 76%,二手数码交易(转转 / 闲鱼)占比从 2024 年的 29% 升至 41%。
娱乐社交:占比 17%(月均 317 元),剧本杀、密室逃脱等线下娱乐减少,转向低成本线上社交(电竞、直播打赏),但演唱会门票消费逆势增长(顶流演唱会学生购票占比 38%)。
服饰美妆:占比 12%(月均 224 元),国潮品牌(李宁、花西子)取代快时尚(ZARA、H&M),二手服饰交易月均订单量同比增 67%。
消费分级明显:
月消费<1000 元:占比 21%(多为三四线高校学生,依赖助学金);
1000-2000 元:占比 49%(主流群体,消费谨慎);
>3000 元:占比 30%(含 2% 月消费超 1 万元,集中于艺术类、商科专业)。
2. 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决策因素:“性价比” 仍是王道,“情绪价值” 权重上升
消费决策 TOP3 影响因素:
价格与优惠(占比 78%):对 “学生折扣” 敏感度高,61% 会专门等待平台 “校园专属券”(如美团周三学生日、京东校园频道)。
口碑与测评(占比 65%):购买前必看 “小红书测评”(日均浏览 1.8 小时)、“B 站开箱”,KOC(粉丝 1 万以下)推荐信任度超明星代言(前者转化率 32% vs 后者 18%)。

情绪适配(占比 49%):“颜值包装”“联名 IP” 成加分项(如瑞幸 × 线条小狗联名款,学生购买占比 59%),52% 会因 “品牌价值观”(如环保、公益)优先选择。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趋势:从 “盲目跟风” 到 “清醒务实”
1. “精致穷” 退潮,“实用主义” 上位
83% 学生表示 “非必要不消费”,数码产品从 “追新款” 转向 “够用就好”(手机使用 2 年以上占比 67%,2023 年为 51%),二手市场活跃(闲鱼学生用户年增 42%,成交集中于服饰、课本、小家电)。
2. “社交货币” 消费下沉,“小众兴趣” 成新赛道
传统 “网红打卡” 消费下降 34%,但 “小众爱好” 支出上升:汉服(月均 127 元)、电竞外设(月均 98 元)、露营装备(共享租赁增长 210%),相关社群(QQ 群、豆瓣小组)活跃度超综合社交平台。
3. “超前消费” 收敛,“分期” 聚焦 “刚需大件”
花呗、白条使用率从 2023 年的 79% 降至 67%,且 82% 的分期消费用于 “电脑 / 手机”(学习刚需),仅 18% 用于 “旅游 / 美妆”,逾期率同比下降 52%(平台加强 “学生额度管控” 成效显著)。
4. “校园内循环” 兴起,“互助消费” 成新形态
校园闲置群(微信 / QQ)覆盖率达 91%,87% 参与过 “拼单”(零食、洗衣液等),63% 使用 “校园共享柜”(租借充电宝、正装、相机),单均节省开支 15-30 元。
5.“地域差异” 缩小,“线上线下” 无缝融合

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学生消费结构趋同(餐饮、数码占比差值<5%),92% 习惯 “线上下单 + 校内自提”(如美团优选次日达、朴朴校园点),30 分钟达物流服务使用率超 70%。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精准触达与长期绑定
1. 产品设计:“小份化 + 学生定制”
推出 “校园专属规格”(如奶茶小杯装、零食试吃包),降低试错成本(客单价控制在 10-30 元),蜜雪冰城 “校园迷你杯”(3 元 / 150ml)推出后,学生复购率提升 27%。
2. 渠道渗透:“社群 + 场景” 双联动
布局 “宿舍楼下自提点”“教学楼自动贩卖机”,同时运营 “校园大使”(每校 10-15 人),通过 “宿舍群种草”“线下试吃” 形成口碑裂变(某零食品牌以此降低获客成本 40%)。
3. 营销创新:“情绪共鸣 + 轻互动”
减少硬广投放,多做 “校园事件营销”(如赞助毕业季摄影、开学季行李寄送),联合学生 KOC 开展 “测评挑战赛”(如 “100 元校园生存挑战”),提升参与感与传播度。

       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结果表示,大学生消费习惯正经历 “从冲动到理性” 的转型,商家需摒弃 “学生钱好赚” 的旧认知,转而以 “高性价比 + 强共鸣” 切入。对学生群体而言,建立 “消费记账” 习惯(推荐 “鲨鱼记账”“一木记账”)、优先满足 “学习刚需”、警惕 “过度分期”,仍是健康消费的核心。


我要调查网为用户提供:
1、问卷设计(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专业的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2、数据收集(多渠道用户标签推送,快速回集目标用户的意见);
3、调查分析(提供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交叉等多维度分析);
4、报告撰写(根据数据内容,提供专业的市场调查报告撰写服务)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