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演唱会市场分析报告:趋势、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5-02-26 阅读:302次 | 分享次数:0次

2024年,中国演唱会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51调查网为你带来此次报告。据统计,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到25.17万场,同比增长30.19%;观众人数7910.13万人次,同比增长27.10%。其中,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演出表现尤为突出,票房收入同比增长134.73%,观演人数同比增长63.35%。截至2024年12月,全国演唱会票房高达179亿,相较于2023年全年演出销售票房123.92亿,增长幅度高达44.45%。


二、市场特点与趋势

  1. 演出阵容多元化:2024年演唱会舞台上,老中青三代歌手同台竞技,既有刘德华、张学友等华语乐坛常青树,也有五月天、周深、张杰等实力唱将,更有告五人等新生代歌手崭露头角。内地歌手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如凤凰传奇、刀郎等歌手凭借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大型场馆举办多场演唱会。
  2. 演出形式创新:演唱会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如“五条人”的“大时代歌厅”演唱会,大胆打破音乐表演类型和形式的区隔,进行多维度艺术实验,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
  3. 场地选择丰富:传统地标场馆与新场馆相得益彰,鸟巢、华熙Live・五棵松、首都体育馆等传统场馆依旧是热门选择,而新地标场馆如北京的工人体育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上海的东方体育中心、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等,也为演唱会提供了更多高规格场地选择。
  4. 服务升级:无论是传统地标场馆还是新场馆,都愈发重视服务升级,如提供温水直饮水、增设厕位、雨天提供雨衣等贴心服务,全方位满足观众需求。
  5. 跨城观演成为常态:随着交通便利性的提升和人们对文化消费追求的升级,跨城观演现象愈发普遍。观众不再局限于本地演出,更倾向于前往其他城市观看心仪歌手的演唱会。
  6. 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演唱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一大亮点,各地文旅部门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歌迷,成功带动当地文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市场需求与消费者行为

  1. 消费者偏好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文化娱乐需求逐渐从物质享受转向精神满足。在演唱会方面,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体验,对演唱会主题、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日益增强。
  2. 年轻一代消费者影响显著: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倾向于追求新鲜、潮流的演唱会类型,如电子音乐、摇滚音乐等。同时,他们也更关注品牌与演唱会之间的关联性,对于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品牌价值的演唱会活动更感兴趣。线上购票、网络直播等新兴消费模式也逐渐成为他们的主要选择。
  3. 地域市场需求差异:一线城市因其经济发达、文化氛围浓厚、消费能力较高,成为演唱会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二线城市逐渐成为演唱会市场的新兴增长点,观众对于本土艺人的支持度较高,同时对于国内外知名艺人的演唱会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三线及以下城市在演唱会市场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观众群体较为广泛,对于演唱会类型的接受度较高。

四、市场竞争与挑战

  1. 市场竞争加剧:演唱会市场的繁荣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演出经纪相关企业数量激增,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演出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头部艺人手中,导致大型演唱会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固化。新人和中小艺人在大型演唱会市场的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
  2. 票务问题:黄牛倒票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粉丝群体中的非理性行为也时有发生,如过度追星、网络骂战等,给演唱会的组织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