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移动阅读调查报告

时间:2023-08-23 阅读:2132次 | 分享次数:149次
2016年快递包装处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去年初,BuzzFeed一篇题为《我为什么要花500美元在底特律买一套房子》的文章获得了超过百万的访问量。此文阅读数据让人惊讶之处在于,这是一篇翻成中文大概1万字的长文,但47%的读者来自移动端,其中用手机阅读的读者平均读了25分钟,而用平板电脑的读者反倒阅读时间短,只有12分钟。这一切似乎和传统假设相悖:原来手机上的读者不只是走马观花式地游走于标题间?

图1

到底有多少人没有在移动端阅读长文的习惯?参与此次调查的用户中,这个比率为44%,少于一半。剩余66%的调查者表示会在移动端阅读长文。当然,阅读频率并不高,占比最高的群体是每周偶尔阅读,比率是28.3%。每天都阅读的调查者占19.5%。

图2

在读者更愿意阅读的长文主题中,排名前三的主题分别为社会、历史和文化。时政和商业类主题文章受欢迎度略低。故事性略强且对专业要求门槛更低的文章易覆盖更广的用户,社会话题类文章易满足这两个条件。

图3

选择了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话题,一篇长文受关注的概率有望大幅提升。调查结果显示,47.5%的调查者都认为,长文的话题若有社会影响力,他们更有可能阅读。其次,内容情节丰富度的重要性也要高于外在的包装或平台的推广力。毕竟长文的价值在于吸引读者阅读下去,仅依靠标题党或作者知名度把读者吸引过来,也很难把读者留下。

图4

免费阅读时代想要打动读者付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50.1%的调查者明确表示不愿意付费或打赏。也有8.8%的调查者表示非常愿意,41.1%可能愿意。对于思考着内容商业模式的运营方,如何打动这摇摆中的41.1%用户群,就成为了需要细想的问题。

移动阅读时代,人们追求碎片化的短阅读,习惯游走于标题党文章和易被快速阅读的列表式文章形式中。但长文并非真的失去了生存空间。从调查结果来看,面对较低的阅读频率现状,选题更有社会影响力、主题偏向社会类的长文受关注的概率会更高。媒体并不会轻易放弃长文的价值和其所带来的影响力。在Twitter上,媒体和用户甚至会专门给部分文章打上长文的标签,以证明这篇文章的深度性,彰显作者的付出。当然这也在暗示,“不喜长文者,慎入”。此外,以Longform为代表的阅读产品还专门汇聚网络上优质的长文章推荐给读者,降低了大家发现这些文章的成本。不过,无论是长文还是短文,读者想要的,始终是一个吸引人的好故事。这条内容的生存之本,从未改变。

以上就是51调查网带来的调查报告,如需了解更多请登录我要调查网查看。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