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
裸贷、无力偿还贷款而跳楼、冒用同学身份网贷......这一年有关大学生财务方面的新闻层出不穷,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似乎不容乐观。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大学生都把钱花在哪里了?大学生可以掌控好自己的消费行为吗?
图1
有文化真可怕,你们感受过学历和消费能力的双重碾压吗。总体看来,大部分学生每个月的开销在1001到1500元之间。本科生的花费会高一些,每月花1500元的人更多。而博士生花的较多,有约四成的人每月会花到2000元以上,但同时,也有近三成博士生月开销在500以下。
图2
没了钱,管你是不是读书人,都得出去搬砖。当钱不够花的时候,超过六成大学生选择打工兼职赚钱。而把男生女生分开看,一个差别比较大的数据是自主创业,男生通过自主创业挣钱的比例远高于女生。
图3
当恋爱经费不够时,节衣缩食和兼职成为两个很主流的选择。而女生中选择为恋爱开销而兼职的人更多一些。而相较于女生,更多的男生会选择在恋爱经费不够时向父母要钱。借钱谈恋爱虽然听上去“奇葩”,但是仍有一成男生选择了这种方法。
图4
据数据显示,在郊区上大学的学生叫的外卖便宜一些,有超过70%在郊区上大学的学生一般会叫15元以下的外卖,而在市里平均一次叫15元以下外卖的学生只占六成左右。
大学生的日常经济生活中,不少人每月经费完全没有盈余甚至还有负债,只有少部分表示自己没有经费短缺的情况。生活费都是由家人定期提供,如果不懂得规划,就会入不敷出。分析发现,大学生过度消费主要花在社交、旅游、购置衣物和电子设备等方面,这种消费又多是为了攀比与时尚。“校园贷”是新生事物,其经营行为远远比不上实体银行规范。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甚至监管根本就没有“上线”,导致有的网贷平台自定霸王条款,自设收费规则,在网上布设“透支陷阱”,诱使一些大学生“奋不顾身”地往下跳。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一定要对低息、无抵押等条件的信贷产品更加谨慎。同时,要调整自己的消费心态,不要盲目超前消费,从而惹下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