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师大学生街调查报告
福州师大学生街调查报告
福州学生街位处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旁,历史悠久。店铺林立,面积都不大,可是每天里面都是人潮涌动。以卖各类文化用品,饰品,衣物鞋帽,小商品,生活用品,小吃而闻名福州。学生街商品价格合理,经济时尚,是一个福州时尚年轻人,学生一族娱乐休闲,节假购物常去的场所之一。
一、独特的学生街
我想每个福州人都应该知道学生街,即使不是福州的学生,是别的地方的学生也应该都听说过福州的学生街吧。这里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学生街,绝大部分顾客都是大学生。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学生街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就我对它的经验来说,应该是因为里面的东西很多,而且很多都是学生自己开的;还有就是东西比较便宜;再者是因为这里吃的东西真的是一绝,一旦福州有什么小吃入驻,学生街肯定是最早有的。这个还是很跟得上潮流的,而且东西便宜也是一个优势。走进学生街,“铁板鱿鱼”多而好吃,服务也很热情;“叭卟”奶茶味道,手拿小票排着长长的队;“蓝调”拥有高知名度,技术好,服务好,每天都是客人亲自送上门。现今装修后的店,更让人感觉舒服。还有就是很多的服装店、大头贴、小饰品……总之,这里东西是又多又杂,叫做要啥有啥就是没贵的。
学生街的日常时间也很有特点:早上6点开始是早市,街道的住户在这里吃早餐、买菜;9点小摊收了,两边的店铺开始陆续的开门了,这是来学生街的人也就开始多起来。到了晚上在老学生街和新学生街的路上可以看到很多临时的地摊,可以在这里淘到很多有趣的东西,并且便宜、时尚。
二、拥挤的学生街
不过,有时我还真的不是很喜欢去那里,即使是平时,都是那么多人潮蹿动,如此的喧闹不歇。特别是在晚上,你要是骑车过去比走还要慢很多,那条街我走快点的话都得要20分钟左右。更别说周末了,周末的时候那简直是人挤人,加上很多都是手上拿着东西吃,然后一不小心都会被她们弄到。还有一点我不喜欢,那就是,本来就很拥挤的路中还时不时的有车和摩托车在这里穿梭,有一次开进了一辆QQ车,很快就把路堵死了。而且,喇叭声超级大声,感觉人在街上真的很受罪。
三、卫生令人担忧的学生街
因为学生街的地方太挤,公共设施弄的不好,学生们都是把东西随意乱丢,满地都是,所以学生街的卫生状况简直难以恭维。虽然也有扫地的阿姨,但是阿姨这边刚扫完,那边又有人乱扔,所以垃圾是多得不行。还有就是,如此拥挤的走道两边,乱摆摊现象也是越来越严重,不少流动食摊卫生状况实在令人担忧。调查的时候是上课时间,但学生街仍是人头攒动,打着各种特色小吃牌子的流动食摊早已占据有利位置,迟来的也贴着路边甚至摆在垃圾堆中,或生火或和面,小贩们边忙活着,边招呼过往的人。面对满街的粉尘,小贩们无一对做好的小吃进行防护。其中一个蛋卷商贩还把用剩的整捆纸巾丢在豆芽上,而且往往是用刚找完钱的手去抓盆中的豆芽来加工。由于这些食摊都是流动摊点,因此用水只能随身携带。一个卖粉条的食摊,一桶水有多个用途:既当作洗碗用,又当作煮粉条用。小贩对客人提出的洗碗要求,答应得非常爽快。拿起碗在桶中一捞,交给食客,接下来,又舀起桶中水放到锅里煮粉条,看了不禁让人倒咽口水啊。学生街约有五六百米长,记者从街头走到街尾,数了一下,约有一百家这种流动食摊。一览这些流动食摊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对它们的卫生状况表示担忧。
四、解决措施
1、解决拥挤的措施
信息超载、行为约束、过多的人争夺过少的资源是产生拥挤的根本原因。学生街的目前状况应该更偏向于“过多的人争夺过少的交通空间”,从而造成顾客的“行为约束”——行动不便,而且不能随心所欲地浏览、购买商品。所以,清理不必要的流动食摊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再则就是设法平衡时空供求矛盾,可以分时间段提供不同类别的商品,这样可以分散人流,同时也避免了因拥挤而造成的时间流失。要知道,现今是高效率的时代,时间意味的东西有时甚至不可以用金钱来估量。要是土地条件允许的话,增加交通空间是解决学生街拥挤最好不过的方法了。
当然,人与人之间的礼让也是解决拥挤之必要,满足急者先行。如果车辆不无故进入,人流有序地来左去右,那么拥挤也将不成拥挤了。
2、解决卫生的措施
有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提高消费者的卫生意识是最必要的,这是最基本的素质问题。同时,卫生设施要完善,至少一定距离要保证提供一个垃圾桶,然后及时地清理垃圾。对于流动食摊泛滥引起的卫生问题,还得希望有关城管部门加大对这些食摊的管理力度,还学生街文明卫生的良好形象。
福州学生街的环境虽然说不怎么好,比较乱,也比较拥挤。不过如果没有去过的人,还真的可以去感受一下那里学生街的气氛。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很兴奋,因为那里无时无刻不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我记得以前还没有来福州的时候是在一个电视台上看到过学生街,当时觉得很不可思议。如果可以的话,念大学的时候能在这里盘个店面,做门生意的话,也是个很不错的锻炼机会。记得曾经有老师说,来福州没有去学生街逛逛就枉来福州了。或许它真的是有它自己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直至今日还依稀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