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手机应用市场调查报告
安卓手机应用市场调查报告
一、安卓手机市场占有率调查
9月27日消息,市场调查公司尼尔森(Nielsen)发布数据显示,Google Android 平台的市场份额继续攀升,占整个市场的43%。
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底,Android市场份额达到43%,比7月份的40%增长3%,苹果iPhone保持平稳,市场份额连续两个月维持在28%,微软Windows Phone(被归为“其它”类)则由13%下降至11%,黑莓市场份额下跌了一个百分点至18%。
报告还指出,在过去三个月中,选择购买Android平台手机的用户高达56%,有28%的消费者选择了购买iPhone,9%的买家选择了黑莓,6%的买家选择了“其它”(主要是Windows Phone)。同时,还有一部分买家在等待预计10月份推出的iPhone 5和Windows Phone 7.5(芒果),整个夏天都保持了观望。
尼尔森表示,随着iPhone 5和Windows Phone 7.5(芒果)的推出,苹果和微软的市场份额可能出现增长,Android 市场份额则可能出现下滑。尤其是Sprint推出新款iPhone ,将直接影响到Android平台。此前Android平台在Sprint处于垄断地位。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美国手机市场的主流,拥有智能手机的用户总数已经超过43%。尼尔森预计,随着iPhone 5、Galaxy S II、Windows Phone 7.5等手机或平台的推出,今年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总数将超过50%。
二、安卓手机盈利方式调查
根据多份调查显示,Android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均已过半。跟以前老牌的Symbian和Java不同,SP代计费模式在Android上似乎一直没有多少起色,这里边,既有平台差异的原因,更多的是,代计费模式走到今天,基本上算是穷途末路,虽然目前塞班和java保有量依然可观,但,相信任何一家SP都清楚,这种状况不会维持太久,少则三两年,多则四五年。随即而来的,当然是盈利模式的变迁,有钱的企业开发的应用,当然可以采用完全免费的模式烧一烧,但对于绝大多数应用开发商来说,最低限度地保证开发团队的运作,必须产生一些盈利模式。就Android方面,笔者观察,通用的模式如下:
第一种,外部广告类。这里还可以细分一下,第一种,叫做“应用免费,靠纯广告点击盈利”:具体来说,就是开发商通过代理广告商,嵌入第三方SDK广告代码,在游戏或应用运行中,向玩家展示广告,如果产生点击,则按照点击付费获取利润,这种模式目前比较普遍,而多数代理商经过两年左右的发展,也日渐成熟;第二种,叫做“应用免费,向企业广告收费”:这种模式,跟第一种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应用开发商合作的对象,不再是代理广告商,而是直接的企业广告委托专业机构甚至是企业本身。这一类比较适用于跨行业品牌广告,或者说是传统广告,比如卖车的、卖楼的、卖化妆品的等等,非无线互联网行业广告。目前来看,这种模式,因为传统行业对无线互联网领域的了解有限,加上传统企业和广告机构还未认同无线广告的前景,因此,发展较为缓慢。
从互联网发展的这三十多年的时间来看,主要的盈利方式,也就是在广告(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广告)。因而可以说,参照这种模式开拓出来的无线广告的应用盈利模式,理论上来说,也是比较有前途的。但同时,这种模式的转化率(从PV转化过来的广告点击)也是比较低的,可以说,跟SP代计费差了一个数量级,基本上浮动在百分之零点几至零点零几。这就要求Android游戏或者应用本身必须先具有庞大的激活用户和活跃的用户群。而这,也是大多数开发商为之努力的目标。
第二种,应用内收费类。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Android游戏,特别是网游。也可以细分出两类,第一类是“应用本身免费,靠虚拟货币或者内部功能盈利”;第二类是“基本功能免费,升级或者高级功能(比如道具升级)收费”。此模式在Symbian和Java时代,也是被广泛应用的模式。在Android平台上,依然可以借助合理的设定以及跟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对接来实现,不算是新鲜玩意儿,相对来说,其转化率会比前一种广告模式要相对高一些,但对于习惯了免费的Android玩家来说,此种模式依然是颇为艰难。
第三种,综合或者是移动电商类。移动电商也不仅仅出现在Android上,在之前的Symbian和Java上早就有手机购物类的站点。只不过,相对于小本经营的手机购物类网站,传统电商,或者新兴的移动电商更加看重客户端和网站的结合,推广费用也更下力气。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前面说到的两种,打打广告、或者是跟网游企业合作搞运营活动等等,即通称的“组合拳”。
其实,不管哪种方式,Android应用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用通俗的话语,这个叫“布局”,因为所有的盈利模式,都是建立在一定数量级的激活和活跃用户基础之上的。关注产品本身,才是源头。
三、安卓手机使用人群调查
由于Android智能手机支持的厂商多、产品丰富、产品铺货广,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求,因此,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在年龄、学历、职业、所处地区等方面没有明显趋向。
1、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年龄结构
2、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学历结构
3、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所处地区分布
4、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职业结构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持有安卓手机最多的人群为:
年龄在20 – 35之间的人最多;
学生和刚工作几年的人较多;
学历在高中,大专,本科类型的的人最多;
职业在从事it信息技术类的人最多。
四、安卓手机应用关注度调查
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的数据显示,游戏是最受欢迎的手机应用类别,93%的用户愿意购买游戏应用。
调查显示,手机应用用户中,有64%在过去30天内玩过手机游戏。天气应用的受欢迎程度排名第二,其后依次是社交网络、地图/导航/搜索、音乐和新闻应用。
此外,93%的用户愿意购买游戏应用,这一比例在所有应用类别中排名居首。排名2至4位的依次是娱乐(87%)、地图/导航/搜索(84%)和新闻(76%)应用。
尼尔森的数据显示,手机游戏玩家平均每月在游戏上花费7.8小时。iPhone用户玩游戏的时间最长,为每月14.7小时;Android用户为每月9.3小时。
全球用户手机应用关注度
国内用户手机应用关注度(csdn调查)
最喜欢用哪个应用商店下载软件?
最常用的在手机应用商店找软件的方式是哪些?
你一般从哪几个方面来决定是否下载一个从没听说过的软件?
根据调查显示,众多常见应用中,排在前5的分别为:游戏、社交、影音、效率、个性化(例如皮肤主题),更多用户喜欢从google和安卓市场下载apk文件自行安装。
五、健康类手机应用
豌豆荚中搜索“健康”关键词有 462条记录,
睡眠、中医类的下载次数最多,用户人群睡眠质量普遍较差
健康咨询类的下载量最少,用户人群对健康咨询类的应用兴趣不大
性知识、性健康类的应用下载量较多,用户人群对此话题关注度较高
健康类的手机应用产品,种类繁杂,经典的应用非常少,多是整理现有的文字材料加载到手机应用中,技术含量低,有部分应用是利用用户好奇心理诱导其点击并产生费用,没有忠实的用户群体,产品周期非常短。
根据以上调查情况策划以下几种产品:
产品1:人体24小时
介绍人在一天24小时之中身体的状况,例如晚上2点是肝脏排毒的最佳时间,早上6点是上厕所的最佳时间,在功能中加上定时闹铃功能,限定自己在一天中的睡眠时间,催促人们按照最合理的健康方式作息。
特点:现在网民对自身状况的检测划分到了每天每小时,可利用人体一天中的生理状态安排人一天最健康的作息时间安排,利用合理的闹铃时间安排,来绑定用户开启该产品。
产品2:四季饮食
该产品介绍每个季节人体的状况,根据人体状况不同合理安排这个季节的饮食情况,并配以相应的菜谱说明,促使人民养成按照季节选择饮食的好习惯。
特点:目前饮食类的应用比较多,针对健康饮食的内容比较凌乱,大多数饮食没有与身体和24节气连接起来,该应用作为菜谱和健康的综合工具应用,应为很多手机用户收藏。
产品3:2012逃生手册
该产品有标题党的嫌疑,利用2012这个灾难暄头来吸引用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