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温州市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定义:居民出行是指居民为完成某一目的(如上班、购物、探亲访友、休闲娱乐等),使用某一种交通方式,耗用一定的时间,从出发地点经过某一路径到达目的地的位移过程。一般在可通行的道路上步行5分钟以上或使用交通工具单程距离超过500米即为一次出行。其目的是确定客流在城市道路上的分配情况。
调查目的:了解和掌握温州市区交通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矛盾。
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居民(工人;农民;士兵;教师;医疗;公务员;学生;管理;个体;经商;服务业;自由职业者)。
调查对象的六个年龄段:
1)7-10、11-18年龄段以上学出行居多。此年龄段上学出行一般为所有出行中较早的一个出行内容。
2)19-30、31-45年龄段均以上班族为多,还包括在校的大学生。此年龄段为所有居民出行的主体,居多在此阶段也拥有了自己的小轿车,也是影响交通流量的主体。
3)46-60、60以上年龄段以体育、娱乐休闲出行居多。
调查的主体内容:日常出行目的表。
此表可间接反映出车流繁忙时间段。
车流辆集中区域范围。
车流辆类型等情况。
调查方式:抽样调查。
调查范围:温州市区。
调查时间:7月8日——7月13日
调查背景:据了解,由于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等上下班时间相对集中,使得温州市约有40万人在同一时间上下班,每天早晚形成车流、人流高峰,且各主要道路早晚高峰的交通流量约占全天流量的1/6,道路普遍处于超饱和状态,交通堵塞严重。这成了温州城市管理中的一个大难题,尽管市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仍不能缓解交通压力。
2002年起,温州市在全省率先推出错时上下班制度:市级和鹿城、瓯海、龙湾3个区以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机关、事业单位的上班时间从原来的上午8∶00推迟到8∶30,学校的上学时间为8∶00以前,商场的上班时间则推迟到上午9∶00。这一制度推出后,使40万温州人错时上下班,大大缓解了城市道路通行压力,各界人士普遍为此叫好。
但经过这4年的发展,现在温州市的交通又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共发放1025份,总共收回922份。收回率:90.0%。其中有效问卷896份。有效率: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