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情况调查

时间:2023-08-23 阅读:1443次 | 分享次数:147次
小米手机营销调查报告

环境污染情况调查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然而在人们越来越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背后,却是生态的失调,环境的恶化。到处可见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针对此问题,对居住地的环境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查。

1、首先是水污染,几年前城边的河水很清澈,可以灌溉、洗衣服,现在由于上游工厂的污水大量排入河中,使河水已经变成了紫黑色,在河边居住的人们也随意向里扔塑料袋、农药瓶等各种垃圾,且无人制止,无人清理。如今河水流动缓慢,同时散发阵阵的臭味,周围的农民们再也不敢用河水灌溉了。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水中的一些剧毒物质,尤其是镉、铅等常出现在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物质,进入人体后会造成慢性中毒,而且很难彻底清除,这类中毒事件近年来也是屡见不鲜。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是靠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的大量投入得到的,化学物品使用量的大幅增加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氮素化肥浅施、撒施后往往造成氨的逸失,对大气造成污染。

农药的农业生产中因其使用见效快、防治效果好、防治面广,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农作物的丰产增收,因此被大范围的推广使用。但农药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生态平衡失物种多样性减少,使农村本来就较脆弱的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在使用农药过程中,一些农业害虫的天敌,如:青蛙、赤眼蜂、七星瓢虫,甚至有些鸟类,也由于食物链的关系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毒害而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的平衡。

3、由于近些年经济的发展,大量的钢管制造公司在城市周边建成,致使大面积的耕地被破坏,大片的树木被砍伐,工厂在施工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附近居民造成大量干扰,尤其是施工的几个月里,汽车轰鸣而过,尘土飞扬,严重损害的居民的身体健康。

4、农村的畜禽养殖及相关的产业也带来了环境问题。据调查数据显示,养殖一头牛所产生的废水超过22个人的生产生活废水,饲养一头猪所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的生产生活废水,养殖场附近的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氨氮超标,附近河水发臭变黑,一些动物加工厂将动物皮毛等随处堆放、晾晒,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恶化了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

美国环保局曾针对1971-1994年间由水所引起的疾病进行一项调查,在740间案件中,其中因原生生物所引起的共348件,是所有原因中最高的。研究发现这些原生生物最长出现在畜牧养殖地区,其中又以养猪和养鸭两种最多。由此可见不正当的养殖方式对环境的严重破坏。

5、城区附近噪声污染也相当严重。噪声能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听觉和身心健康都有损害,还会影响少年智力的发展,影响我们的思考和学习。噪声的主要来源是工厂、街道、建筑工地。在大街上,各种汽车、摩托车鸣笛的声音、建筑工地的气锤、搅拌机的声音、工厂机器的轰鸣等等都造成了噪声污染。

以上仅仅是我们周围环境污染现象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这些已经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当你踏出家门:门前的河成了臭水沟,楼下公交车来往那烦人的报站声,小区内那一堆堆装修后的垃圾,还有那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热天气。哎,就在方圆几平方米,噪声污染 .水源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垃圾污染真是一应俱全,无所不有啊!因此保护环境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共同开展营建绿色家庭系列活动。在此发出倡议:积极行动起来,以崇尚简约为荣,节能节水,保护资源;使用绿色产品,认识并防范各种化学污染;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减少一次性产品选购和消费,抵制白色污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清洁生产,关爱健康,珍惜生命;注重对子女的环境教育,增强其环境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文明健康、珍惜环境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遵守公民道德行为规范,为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破坏和污染环境,祸及千古;保护环境,功盖千秋。爱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是每个家庭应尽的责任。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参加营建绿色家庭活动,用良知和热情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用智慧和勇气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让绿色观念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每个家庭的自觉选择。

中宣部、全国妇联、团中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六部委去年联合发出通知:在3~18岁青少年中实施“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将公民20字基本道德规范具体化为“五小”行动,即做父母的小帮手、做文明礼貌的小标兵、做小朋友和同学的小伙伴、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做主宰自己的小主人。倡导家庭、学校、社会鼓励儿童自主策划,自觉行动,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支持儿童积极建立“助人小组”、“环保小队”等各种自己的道德实践组织,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树立环境意识,培养科学精神,了解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前景,争做小康社会合格的小公民 。

保护环境需要政府的决策,更需要全民的参与。公民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如果都能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选择善待自然的生活方式做起,我们生存的土地也才能生命之水长流,青山绿野常在。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