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种田 老父愤而自杀的问卷调查
研究生毕业种田 老父愤而自杀的调查报告
说起苗卫芳(左一)研究生毕业却失业,母亲泪流满面,父亲满面愁容
10月11日,某网拍客上传视频《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 老父气绝服毒》,众多网站论坛纷纷转发,很多网友在评论中感叹“知识难改变命运”。
1971年出生的苗卫芳是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今年41岁的他曾因考研成功而成为保定阜平柳树沟村的骄傲,现如今却因为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回家种田而成了全村人的“反面教材”,年迈的父亲更是因为这事服毒自杀。
高二辍学之后。苗卫芳辗转于各个学校当老师或代课老师,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2001年教育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后,经过几年的努力,2008年苗卫芳终于被河北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的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录取, 读书期间苗卫芳写了一本30万字的小说《二月兰》,他说“个人都有一个人生梦,我的梦就是创作文学。”研究生毕业三年后,苗卫芳一直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来完成他的文学梦,只能先回家种地,父亲也正因此而决定服毒自杀。
目前苗卫芳的父亲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苗卫芳的事情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读书真的无法改变命运,读书真的无用吗?我要调查网针对此事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下为本次问卷的调查报告。
第一题,您认同“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吗?
从上题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答卷者不认同“读书无用论”这个观点。其中完全不认同的比例为19%;比较不认同比例为55%;13%的答卷者对此观点保持中立态度;12%答卷者比较认同这句话;表示完全认同的答卷者只占1%。
第二题,就您认识的人中,毕业后事业的人群多吗?(专科、本科或以上学历)
在此题中,26%的答卷者觉得身边毕业后失业的大学生现象比较普遍;46%的答卷者觉得这种现象有存在,但是不是特别多;28%的答卷者则认为毕业后失业现象比较少。
第三题,您觉得他们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这一题中,65%的答卷者认为找不到毕业生毕业之后工作主要是因为眼高手低的原因;21的答卷者认为是毕业生本身的素养不行;也有13%的答卷者认为是因为好工作太少了。
第四题,您认为,如果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应该怎么办?
在这一题中。80%的答卷者认为毕业之后即使暂时找不到合适工作,也应该先选择一份工作,保障生活来源之后,再谈接下来的问题;10%的答卷者认为可以请求父母,长辈朋友的帮助;8%的答卷者认为应该继续找,知道找打满意的工作为止;最后2%的答卷者认为可以先回家休息一段时间,等就业形势好转之后再出来工作。
第五题,您认为以苗卫芳现在的情况而言,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这一题中,25%的答卷者认为如果实在找不到工作,种田其实也是一种出路,;27%的答卷者认为苗卫芳可以一边种田,一边继续找工作;46%的答卷者觉得可能是苗卫芳的要求太高了,可以适当放低一些要求已找到一份工作;最后2%的答卷者认为,既然找了这么久的工作了就不该放弃,应该继续找下去。
第六题,您是怎么看待苗卫芳这件事的?
这是一道主观题。从随机的答卷截图来看,有人为苗卫芳感到惋惜,也有人认为是现在教育制度的缺陷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发生,更多的人则认为毕业之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能一味的追求理想,但也不要一味的屈服在现实面前。
答卷者背景资料分析
此次问卷的有效答卷数为100份,其中男性比例为57%,女性所占比例为43%。
从年龄背景题来看,此次答卷人数中20岁以下所占比例为7%;51-25岁答卷人群比例为46%;26-30岁比例为26%;31-35岁人群比例为15%;35岁以上的答卷者为所占比例为6%。
由上图可以看出,本次答卷者中,高中以下学历者比例为8%;大专学历的答卷者比例为33%;本科学历的答卷者为52%;研究生级以上学历分比为6%和1%。
在地区背景题中可以看出,本次答卷这种31%的人群来自大城市;45%的答卷者雷子中等城市;13%的答卷者来自小城市;来自县城和农村答卷者的比例本别为7%和4%。
40岁的研究生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许是个例,但大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却绝对不是个例。这或许是教育制度,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但无论是什么原因都希望能引起教育部足够的重视,并想方设法的改变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