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市场调查报告

时间:2023-08-23 阅读:2179次 | 分享次数:158次
笔记本市场调查报告

皮革市场调查报告

——温州皮革市场研究

一、温州皮革相关文化环境分析

1、温州皮革相关文化背景

南宋温州戏文《张协状元》中,就有曲牌名《赵皮鞋》,另据历史考证,至迟在南宋,温州就已有皮革业“专业户”。明朝成化年间,温州皮革被列为贡品。到本世纪20年代,温州已经出现制革街、皮革鞋街和皮件街,形成了手工鞋革业的完整体系。30年代初期,温州鞋革产品已遍及国内大壁河山。温州鞋革行业在建国后获得进一步发展,曾获取过众多的全国第一,第一双猪皮鞋、第一双硫化皮鞋、第一双压模皮鞋、第一双胶粘皮革等都诞生在温州。

2、温州人的精神

温州人的精神,是温州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温州经济发展的最大的特有的优势。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曾将“温州人精神”概括为四句话: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得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到天下,四海为家的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温州人走南闯北在各国、在世界各地创办企业,开设店铺,建起了大量的温州城、温州街、温州村、温州店。

二、温州皮革市场经济环境分析

1、温州人口、家庭与皮革市场潜力

温州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全国首批1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是全国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18个港口城市之一。 全市辖三区、两市、六县,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总人口71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20多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到1998年末,温州皮革从业人员达35万人。1998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实现税利15亿,出口交货值48多亿元。以上3项指标分别接近全国总量的16%、8%、15%。1998年全行业皮鞋(旅游鞋)产量8亿双,箱包2000万只,皮衣1000万件,猪皮革380万张,牛皮革360万张。

2、增长基础

温州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改革开放前,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曾一度面临就业和生存的巨大压力。改革开放后,温州把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同本地实际紧密结合,率先发展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率先实行市场取向改革,率先开展以股份合作制为重点的企业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开创了温州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从1978年到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翻了5—6番。改革开放20年,温州以灵活的市场机制闻名全国,以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享誉海内外。

3、温州皮革需求预测

2010年,全球经济企稳回暖,特别是中国,经济开始标准的“V”图强劲复苏,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先机。从国际上看,经历了影响如此广泛的金融危机,却依然能保持8.7%GDP增速的中国经济,让一些国外客户不禁把视角转移到中国市场上来,纷纷前来开发代理商或者采购,寻求贸易合作;从国内上看,经济危机所迫使的订单量下降让企业苦练内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的改革整合、产品的科技创新以及品牌的提升上。目前,我国的鞋革企业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新产品研发能力,无论在价格、质量、服务等各个层面上在国内外市场上皆有一定的优势。

三、温州皮革产品策略分析

1、温州皮革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增加。竞争受很多方面的影响,成本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温州皮革面临的是温州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利润空间下降。目前原材料已经占一双皮鞋成本的70%。

(2)企业缺乏品牌文化

(3)行业专业人才缺乏

2、温州皮革的特点

(1)拥有高知名度的品牌

(2)积极参加各类皮革展

(3)产业集群

4.生产各种种类的皮革产品

三、温州皮革市场价格策略分析

温州皮革市场以传统风格的纳帕皮、摔纹皮为主,牛皮和PU革销量较大,纳帕风格的软皮一直是市场主流,价格在17元~25元左右。另外,摔纹皮、压花皮在温州也有一定的销量。传统风格的皮革占据温州市场的主流,原因是温州鞋以大众消费为主,虽然设计师也青睐特殊皮革,但纳帕皮、摔纹皮仍然是不变的主流,各种新开发的产品也难以改变主流趋势。

目前,温州皮革市场的销售格局与以前相比有所变化,传统走量的皮革由一些实力雄厚、销售量大的皮革经销商垄断,皮行呈两极分化走势,大皮行生意越做越大,小皮行在夹缝中求生存。

四、温州皮革市场销售渠道

1.独立专卖店

2.批发商

3.新建民宅建筑商,这一渠道占销售的80%

五、温州皮革市场促销策略分析

1.走高研发创新能力、高文化品之路

2.加强品牌的树立

3.加强行业协会作用

4.走节约型经济发展

5.加强人才的培养

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六、温州皮革进军美国市场的问题

1、人民币升值的噪音持续不断,皮革行业倍感压力

最近,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讨论成为国际上十分关注的话题。美元和人民币的博弈可谓是你来我往,僵持不下,今年又有加剧的势头。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在今年多次公开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认定中国是否存在操纵汇率问题。这完全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信号,一个事实已经越来越清晰——在人民币地位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已经露出端倪。

汇率的变动与各国国内的利率水平、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水平以及物价水平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一种货币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应该由市场说了算,而不是由政治说了算。人民币汇率之争本质上仍然是贸易问题之争。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美元贬值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外贸逆差却创出了4,3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亿美元。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极大的限制了温州皮革对美国市场的进军。

2国内CPI上涨带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较大。CPI上涨将直接带动各类物价上涨,皮毛市场也不例外。从2009年以来毛皮市场的行情看,毛皮价格均出现持续上涨,部分毛皮产品涨幅达到40%多,其他毛皮的价格也都有不同程度地上涨。对于皮草服饰企业来说,原料皮价格过快上涨和皮草服饰出口受阻以及价格不稳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让不少企业对市场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因此,外销企业出现举棋不定的局面也就在所难免了。

3美国针对中国皮革设置贸易壁垒

美国在皮革进口上提出来有害物质限量要求,使得温州大部分皮革不符合标准,难以进入美国市场。为此我国制订了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标准(GB20400-2006)并强制实施。该标准主要规定偶氮染料和游离甲醛的限量值,规定了皮革、毛皮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及其检验方法,适用于日用皮革和毛皮产品。温州皮革行业大多数规模型企业对有害物质限量标准都有所了解,对标准出台实施的必要性达成共识。但也存在着许多中小型企业对制革行业国家标准的认识不够,个别甚至是抱有侥幸心理,使得无缘进军美国市场。

七、温州皮革进军美国市场的建议与对策

1、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

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新产品的力度,克服产品同质化现象,提高中高档和特色产品的比重,增加产品附加值,开拓产品销售新领域。

2、抓好企业精细化管理。

企业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它既可以控制生产成本,又可保障产品质量,是企业缓解原材料涨价的好办法。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效,要重在管理过程。要继续开展对员工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3、倾力进行技术改造。

温州合成革行业已有二十年历史,一些企业的生产线已经陈旧,急需更新改造。有关企业应投入经费,更新设备,提高生产线的运转效率,增产增效降耗,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4、继续开拓国内外市场。

温州各皮革企业要利用各种平台,到国内外合成革展会参(观)展,展示产品风采,打响温州区域品牌,从而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让温州皮革在国外市场占有更多的份额。

5、注重市场调查

继续做好新产品研发、原材料价格、市场需求、新材料应用、反倾销预警等信息搜集工作,同时企业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切实抓好企业从事销售人员的工作水平。

八、总结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发现,近几年来温州皮革的发展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包括自身以及外界投资环境的改变。如果温州皮革要想保持领先地位的话,必须不断创新,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运用知识,经验提高竞争力。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