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市场调研报告

时间:2023-08-23 阅读:1609次 | 分享次数:123次

2009年12月

一 总论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依赖越来越严重,能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位居世界第二。目前,天然气消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已达到45%,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能源。

在能源消费大国中,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的比重最高,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而天然气的比重最低,仅占总量的3%,只是全球平均水平的7%。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治理的重视,煤炭作为高排放能源,其使用已经受到许多限制。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开始逐步取代煤炭甚至燃料油。

根据全国能源发展总体纲要,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中,天然气所占的比例要从2006年的3%上升到2010年的6%,相当于翻一番。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已达到778亿立方米,预计2010年天然气消费量为1100亿立方米,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21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10年天然气消费缺口为200亿立方米,2020年缺口将达600亿立方米。

表1 中国未来天然气的供需预测表                        亿立方米

年份

保守预测

乐观预测

预测消费量

预测产量

需求缺口

预测消费量

预测产量

需求缺口

2010

1 100

900

200

1 500

1 100

400

2015

1 600

1 200

400

2 400

1 600

800

2020

2 100

1 500

600

3 550

2 400

1 150

(注:数据引自国家发改委能源报告)

管输天然气由于受到气源、地理、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已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用气需求。如此巨大的天然气用量和天然气市场,仅靠管道输送是难以覆盖的。

经过液化处理的天然气LNG凭借其运输方式灵活、高效、经济等优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巨头,在我国沿海地区建设了多座大型LNG接收站,并在中国西部地区和海上气田,建设了数座LNG液化工厂,以此布局全国市场。 尽管中国液化天然气工业起步比较晚,但近十年来,在LNG链上的每一环节都有所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在某些环节上进展较大。小型液化厂和卫星气站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小型LNG装置的实践,第一台实现商业化的天然气液化装置于2001年在中原绿能高科建成,第一台事故调峰型液化装置于2000年在上海浦东建成。在引进液化技术的同时,国内有关企业也开始注重自己开发天然气液化技术,并掌握了小型天然气液化技术。随着国家产能政策的调整、对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及国产设备技术的日臻成熟,LNG这一新兴的能源必将蓬勃发展。

二 国内供应状况

1、进口LNG接收项目

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项目于1995年正式启动,当时国家计委曾委托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进行东南沿海LNG引进规划研究。1996年12月,经过一年调研,中海油上报了《东南沿海地区利用LNG和项目规划报告》,为中国发展LNG产业奠定了基础。2006年6月,广东液化天然气项目第一期工程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规模化进口LNG时代的到来。目前已建、在建和规划中LNG项目达13个,分布在广东、福建、上海、浙江、海南、江苏、辽宁等地。

如此多的LNG接收项目所面临的困境是,国际市场中现有的LNG产能几乎已尽数出售,留给中国的资源已经不多。另外,最近国际LNG价格波动剧烈,也大大延缓了这些项目的进度。到目前,仅有5个LNG项目初步落实了气源,分别是中海油广东LNG项目每年300万吨、中海油福建LNG项目每年260万吨、中海油上海LNG项目每年300万吨、中石油江苏LNG项目每年400万吨、中石油大连LNG项目每年300万吨。没有落实气源的LNG项目建设进度缓慢。2009年1-8月,全国共进口317万吨LNG,距离弥补气源缺口尚有大的差距。

表2 已建、在建和规划中LNG项目表

类别

项目名称

规模(104 t/年)

所属公司

投产或拟投产时间

广东LNG项目

370+470

中海油

2006-06

福建

260+240

中海油

2008/2012

上海

300+300

中海油

2009

珠海

300+400+300

中海油

2010/2015/2020

浙江宁波

300+300

中海油

2013

深圳

200+200

中海油

2013/2020

海南

200+100

中海油

2012

粤东

200+200

中海油

2012/2020

粤西

200

中海油

2014

江苏

350+300

中石油

2011

大连

300+300

中石油

2011

唐山

350+300

中石油

2013

山东

300+200

中石化

2012

合计

360+3310+300

(注:数据引自中国石油天然气分析报告)

2008年随着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会给中国LNG市场开拓带来积极影响。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仍将继续,在国际石油价格起伏跌宕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能源紧缺矛盾仍显突出。

近年来,中国LNG项目强劲发展,形成了发展LNG产业的有利条件。中国近海油气生产已形成相当规模,随着渤海、东海、南海的天然气登陆,沿海一带的天然气管网已初步形成;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地区资源普遍匮乏,天然气需求愿望强烈,且在城市燃气、化工、发电等应用方面都已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天然气的消化潜力大,对气价的承受能力强;中国沿海港口设施条件好,便于进口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装卸和接收站建设,液化天然气可与城市燃气系统贯通、与海上天然气登陆衔接,形成两种气源的互补;“西气东输”和“广东大鹏LNG项目”示范和宣传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培育。

2、LNG加工生产情况

LNG产业起步晚,但因其优势,发展却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它是管输天然气的一个有机补充,如同在铁路大动脉运输物资以外,还必须有巨大的汽车运输市场一样。

2008年底,我国国内已建成的LNG工厂有20个,设计日处理天然气能力424万立方米;到2009年底将陆续建成8座,日新增产能303万立方米。 这意味着2009年底,我国国内将有年产24亿立方米LNG的能力。尽管如此,对于全国市场的需求缺口仍是杯水车薪。

表3 中国已建和在建的商业化液化装置表

类别

名称

规模

(104 m3/日)

地点

投产或拟

投产时间

采用的液化工艺

上海浦东LNG装置

中原绿能LNG装置

新疆广汇LNG装置

新澳涠洲LNG装置

海南海燃LNG装置

中海油珠海LNG装置

鄂尔多斯LNG装置

10

15

150

15

25

60

100

上海浦东

河南濮阳

新疆鄯善

广西北海

海南福山

 广东珠海

鄂尔多斯

2000-02

2001-11

2005-08

2006-03

2006-03

2008-10

2008-12

法国索菲公司级联式液化流程(CII)

法国索菲公司级联式制冷循环

德国林德公司的SMRC

美国SALOF两级膨胀机制冷循环

加拿大PROPAK公司氮气循环两级膨胀制冷

美国B&V公司Prico液化工艺(SMRC)

美国B&V公司Prico液化工艺(SMRC)

龙泉驿LNG工厂

宁夏LNG工厂

鄂尔多斯LNG工厂

犍为LNG工厂

江阴LNG工厂

沈阳LNG工厂

西宁LNG工厂(一期)

西宁LNG工厂(二期)

安阳LNG工厂

晋城LNG工厂

晋城LNG工厂(二期)

内蒙古时泰LNG工厂

西宁LNG工厂(三期)

合肥LNG工厂

泸州LNG工厂

山西顺泰LNG工厂

泰安LNG工厂

苏州LNG工厂

10

30

15

4

5

2

6

20

10

25

60

60

20

8

5

50

15

7

四川成都

宁夏银川

鄂尔多斯

四川犍为

江苏江阴

辽宁沈阳

青海西宁

青海西宁

河南安阳

山西晋城

山西晋城

鄂托克前旗

青海西宁

安徽合肥

四川泸州

山西晋城

山东泰安

江苏苏州

2008-08

2009-10

2009-06

2005-11

2006-10

2007-09

2008-01

2008-08

2009-02

2008-10

2009-09

2009-04

2009-06

2009-05

2007-03

2008-11

2008-03

2007-11

全液化装置、氮气膨胀制冷

全液化装置、(氮气+甲烷)膨胀制冷

全液化装置、(氮气+甲烷)膨胀制冷

利用管网压差、单级膨胀制冷、部分液化

利用管网压差、单级膨胀制冷、部分液化

全液化装置、(氮气+甲烷)膨胀制冷

利用管网压差、单级膨胀制冷、部分液化

全液化装置、氮气膨胀制冷

利用管网压差、双级膨胀制冷、部分液化

全液化装置、MRC制冷

全液化装置、MRC制冷

全液化装置、(氮气+甲烷)膨胀制冷

全液化装置、氮气膨胀制冷

全液化装置、MRC制冷

利用管网压差、膨胀制冷、部分液化

全液化装置、(氮气+甲烷)膨胀制冷

全液化装置、氮气膨胀制冷

利用管网压差、膨胀制冷、部分液化

从目前的情况看,进口LNG项目饱受争议,许多是没有落实气源就仓促立项,因为国际市场上LNG可供采购的数量已经不是太多,国内所生产的数量又太少。因此,较长一段时间我国气源缺口将拉大,供应紧张的局面未来5年内不会有大的改观。

三 国内市场情况

因为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持续走低,LNG市场也由2008年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LNG销售价格较为低迷,2009年8月份国内生产企业普遍出厂价格低于3300元/吨,比较去年同月下降了18%。这种情况的出现应归于第一是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低迷的传导作用,第二是季节原因,第三是金融危机导致工业用户特别是沿海地区工业用户减少的原因。

LNG接收市场同样较去年有所下降,但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接受价格近期有所上升,个别地区升幅较大,前景看好。

表4 2008年国内部分企业销售情况

气源单位

离厂价格 元/吨

离厂价格 元/方

备注

绿能高科

4200-4500

3.16-3.18

冬季价

3800-4000

2.86-3.01

夏季价

山西晋城

4500-5000

3.38-3.76

冬季价

3800-4000

2.86-3.01

夏季价

新疆广汇

2000-2400

1.50-1.80

夏季价

表5 2009年8月国内部分企业销售情况

气源单位

离厂价格 元/吨

离厂价格 元/方

备注

绿能高科

3100

2.33

夏季价

山西晋城

3250

3.44

夏季价

深燃泰安

3200

2.41

夏季价

安阳安彩

3300

2.48

夏季价

表5 2009年11月国内部分企业销售情况

气源单位

离厂价格 元/吨

离厂价格 元/方

备注

绿能高科

5300

3.98

冬季价

山西晋城

5250

3.95

冬季价

深燃泰安

5300

3.98

冬季价

安阳安彩

5600

4.21

冬季价

表7 2008年部分LNG用户采购价格

用气单位

到厂价格 元/吨

到厂价格 元/方

备注

上海市场

6000

4.51

冬季价

4100

3.08

夏季价

沈阳市场

5600

4.21

冬季价

3900

2.93

夏季价

广东市场

6000

4.51

冬季价

表8 2009年8月部分LNG用户采购价格

用气单位

到厂价格 元/吨

到厂价格 元/方

备注

江苏无锡

4050

3.05

夏季价

安徽合肥

3950

2.97

夏季价

浙江建德

4400

3.31

夏季价

山东济南

3700

2.78

夏季价

辽宁沈阳

3600

2.71

夏季价

(注: 表4-表8数据分别由安阳安彩LNG公司、中石油西宁LNG天然气公司、江苏江阴LNG公司、成都金科深冷设备公司、哈尔滨深冷设备公司提供。)

上述表格中数据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得出的,今年国内生产企业出厂价格较去年有所下降,但终端用户采购价格较去年下降幅度小,特别是长江下游地区降价更少,目前许多地区、许多用户对于天然气依赖程度很高。这反映出经济较发达、天然气市场培育好的地区抗价格冲击能力较强,不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化,价格都较为稳定。

2009年8月,中国石油与埃克森石油公司签署了430亿美元的LNG采购大单,未来20年内,中石油将进口225万吨LNG,这一大手笔采购必将中国天然气消费水平引入每立方超过5元的门槛。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和运营商,中石油这一动作引起业内普遍关注,我国天然气消费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徘徊的僵局将被打破。将于2009年10月投入运行的中石化川气东送也传递出强烈的价格上调信号,其平均出厂价格为1.28元/立方米,比西气东输出厂价高出84%。

以上分析表明,无论市场决定还是政府定价,天然气价格逐步上调是必然的。一是目前金融危机已经触底,经济逐步回升将带动天然气价格回升;二是我国由于天然气价格被人为低估,性价比严重失调(目前天然气价格以3元/立方米、93号汽油以6元/升测算,天然气价格上仅相当于同等热值汽油的51%),因此国家发改委在逐年上调天然气价。

2008年内地各LNG生产企业全年平均出厂价均在3元/立方米以上略高,根据以上的分析推断,2009年内地各LNG生产厂家全年平均3元/立方米出厂价是能够实现的。

四 LNG产品优势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将LNG产品确定为低碳能源首选,LNG产品大规模应用的许多技术瓶颈问题也获得了突破。目前,国内开始大量兴建LNG加注站、卫星接收站和正在规划兴建的主要省份是广东、福建、内蒙古、山东、北京等省区,福建、内蒙古、广东、湖南等多座城市的公交线路已经实现LNG加注,2011年山东省大多城市将实现公共交通车辆、大型物流运输车辆LNG加注。现在山东省交通厅、重汽集团、绿能高科等已经达成5年内,省内60%大型货车实现LNG加注的协议。

随着应用的广泛,LNG产品正面临严重供求脱节的问题。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LNG价格将上涨40%以上甚至更多。

五 销售方案

我们测算的加工成本(含税)为0.46元/立方米,LNG运输成本0.055元/100公里/立方米(注:淄博交运集团危险品运输分公司提供)。LNG产品出厂定价应为围近地区厂家出厂价基础上加运输距离价格。

虽然目前国内LNG市场处于供求相对平衡的局面,但要充分考虑到LNG产品属于季节性商品,有其特殊性。春冬季节时市场需求会激增,价格迅速上涨,尤其是在北方取暖的四个月期间,价格处于高位运行。而当来年4月份始至10月份期间,价格会逐渐下降,其中6月份到9月份之间,由于市场需求减少,价格会处于全年最低点,每年10-11月价格拐点将会出现。据了解,行业内冬季价格要比夏季价格高出12%左右。

表8 LNG项目产量成本对照数据

日产量 万方

成本 元/方

成本 元/吨

备注

1

3.15

4190

进气价1.6元/方,税收计入成本。

2

2.58

3431

3

2.38

3165

4

2.29

3046

5

2.23

2966

6

2.19

2913

7

2.16

2873

8

2.09

2780

9

2.08

2766

10

2.06

2740

在制定工厂未来三年营销方案上,要不同于普通商品市场。原因一方面是产量小;另一方面LNG产品属于高危产品,生产运输环节存在一定风险。

为此,营销模式应是两个方面,既有自主开发的燃气市场消化,又有面向用户的销售。面向用户销售方面:对天然气比较紧张的华北部分地区、东北、华东、华中地区进行市场开发,筛选出3-5家经济支付能力强,信誉度高,常年均衡稳定用气的单位。气价随行就市,冬季执行冬季价,夏季执行夏季价。重点侧重于山东、河北京津地区、苏南和浙江市场。

营销目标是产销率100%,事故率为零。 具体地应是:

1、充分考虑工业用户、居民用户和LNG加注站,自行开发供气市场。发展诸如边远居民小区、发达工业乡镇、无法实现管道连接的企业等,尽多将所生产LNG自己消化,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在LNG工厂周边地区,自己开发部分用户,重点是工业用户。可考虑自建LNG加注站和小型LNG存储站形式的居民供气。如此是上下游都经营,良性互动,可全面有效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2、重点与LNG加注站、燃气公司和LNG卫星站结成供销同盟,预付销售,降低流动资金的机会成本。

3、每年一度的设备检修尽量安排在6-9月销售价格较低的时间段。

六 LNG行业不确定性与经营风险分析

1、发电领域面临挑战。近几十年,燃气发电成为天然气工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于燃气效率提高和有利于改善环境,天然气成为新建电厂及现有老电厂燃料转换的首选。但是,许多国家及电力企业担心天然气价格和供应问题,都在重新考虑新建燃气电厂计划。目前,许多国家正在大量投资研究清洁煤技术,提高煤炭的竞争力,核电也重新受到重视,以应对燃气发电构成的威胁。

2、工业需求可能会减少。在世界各地,有许多大型石化和化工等企业都是利用低成本天然气为原料建设的,绝大多数是可以实现燃料转用替代的,另有一些工业也是以低成本天然气为燃料的,天然气价格走高,将使不论是以其为原料,还是以其为燃料的工业面临着窘境,丧失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导致天然气在工业领域的需求下降。

3、管道天然气的竞争。管道的建设成本虽然非常高,但是运营成本很低。目前国内第二条长输管线川气东送将投入运行,国内也有许多输气管线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平均低位发热量 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

20934千焦/公斤 0.7143公斤标煤/公斤

精洗煤

26377千焦/公斤 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

8374 千焦/公斤 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

28470千焦/公斤 0.9714公斤标煤/公斤

原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燃料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汽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煤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柴油

42705千焦/公斤 1.4571公斤标煤/公斤

液化石油气

47472千焦/公斤 1.7143公斤标煤/公斤

炼厂干气

46055千焦/ 公斤 1.5714公斤标煤/公斤

天然气

35588千焦/立方米 1.2143公斤标煤/立方米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