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市场调研报告

时间:2023-08-23 阅读:1305次 | 分享次数:114次

二甲醚市场调研报告

二甲醚DME(Dimethyl Ether),简称甲醚。分子式:CH3OCH3,分子量46.07。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LPG)的物理性质很相似,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无腐蚀性、无致癌性,室温下蒸汽压力约为0.5 MPa,常压下致冷到-25或在常温下加压到0.5~0.6MPa,即被液化。沸点为-24,凝固点为-140。100mL水中可溶解3700mL二甲醚气体,二甲醚也易溶于汽油、四氯化碳、丙酮、氯苯和乙酸甲酯等多种有机溶剂。常温下二甲醚难以活化。
    传统的二甲醚生产工艺称为两步法。该工艺先将合成气(CO和H2)转化为甲醇,采用的催化剂为铜基催化剂,分离提纯后的甲醇再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水生成二甲醚。近年来提出和开发的一步法工艺是指将上述两步反应集中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此时,第一步反应生成的甲醇等产物不经过分离,直接原位转化为二甲醚。与两步法相比,一步法工艺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但缺点是初次投入高,且会产生大量的CO2废气,因此工业应用受到限制。目前二甲醚的工业生产绝大部分采用传统的两步法。
    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工艺近年来逐渐兴起,该技术合并两步反应为一步,缩短了生产工序,减少了设备,因而使二甲醚生产成本大为降低。目前拥有该项技术的企业主要有丹麦Topsoe、美国空气产品公司、日本NKK、中国清华大学等。
    目前国内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替代LPG,用作民用燃气,其次是地台柴油用作汽车燃料。此外,二甲醚还可应用于气雾剂、制冷剂、发泡剂;或者用于化工原料,生产硫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烷基卤化物等。
    据统计,2007年我国一共有二甲醚生产企业30家,产能合计261万吨/年,产量约130吨。其中需外购甲醇的工23家,产能合计170.5万吨/年;自配甲醇装置的工7家,产能合计90.5万吨/年。2008年我国新增二甲醚产能147.5万吨/年,总产能达到408.5万吨/年。其中自配甲醇装置的项目有2个,产能合计16万吨/吨;需要外购甲醇的项目有6个,产能合计131.5万吨/年。
    2009-2010年,我国计划投产的二甲醚项目工14个,产能合计395万吨/年。预计2010年我国二甲醚产能将达到803.5万吨/年,其中需要外购甲醇的产能为572.0万吨/年。若开工率按90%计算,则这部分二甲醚的产量为514.9万吨,至少需要从市场采购甲醇772.4万吨。
    二甲醚在我国民用燃气领域和替代燃料领域都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2007年,我国LPG表观消费量为2300万吨,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25亿吨,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市场对于LPG和柴油的需求量都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10年,国内LPG和柴油的市场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600万吨和1.4亿吨。如果按照LPG替代10%、柴油替代3%计算,2010年二甲醚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680万吨。
    然而市场的培育需要一定的过程,需求量不会在断气内骤然放大。虽然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气的标准已经颁布,但是国内相关的配套设施仍不完善,给而加密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此外,二甲醚如果不能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就将在与LPG的竞争中落于下风,导致二甲醚市场需求的萎缩。
    在替代柴油用作汽车燃料方面,由于相关标准上位出台,二甲醚尚没有替代燃料的合法身份,二甲醚公交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只能处于试运行阶段。二甲醚汽车从研发到试运行,再到大范围推广必然经过一个比较漫长而且曲折的过程。
    目前,国内二甲醚企业的扩能积极性很高,部分煤炭企业的甲醇企业则做好了进入该领域的准备。但是,在配套条件尚不晚上、下游需求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急于上马二甲醚项目是不明智的。盲目的扩张不但会行业产能过剩,而且也会导致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加剧,而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化工在线周刊》(Chemsino Weekly),

2.2国外市场分析

2.2.1世界二甲醚供需现状及预测

全世界DME消费领域集中在气雾剂、有机化工产品中间体、燃料及溶剂等方面。其中气雾剂占DME总消费量的50%以上,在欧洲这一比率超过60%。美国和欧洲有25%的气雾剂是用DME作为推进剂的。若每瓶气雾剂需100g DME,全球平均25%的气雾剂使用DME,则100亿瓶需DME25万t,与现有能力持平。

2.2.2国外发展动向

近几年来由于受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影响和推动,国外建设二甲醚的热情高涨,不少大型公司提出了建设大型工业化二甲醚装置的计划。如日本东洋工程公司(TEC)完成了建设单系列250万t/a二甲醚装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采用天然气生产甲醇再转化成二甲醚的二步法路线,以中东低价天然气为原料,生产二甲醚的成本为90~100美元/t,这意味着二甲醚作为清洁燃料可与LPG相竞争。TEC的流程组合MFR—Z甲醇工艺和采用专利铝基催化剂的脱水新技术。装置设计为10000t/d甲醇设施,可以提供 7000~8000 t/d二甲醚反应器进料,总费用约 6.6亿美元,比单独建设甲醇装置仅高约10%,计划于2006年建成。

BP公司、印度天然气管理局、印度石油公司合作投资6亿美元(各持股50%、24%、24%)计划建设商业规模的二甲醚生产厂,于2002年开始建设,拟采用托普索公司二甲醚合成技术,利用24亿m3/a天然气,生产二甲醚180万t/a,用以替代石脑油、柴油和LPG。该工程定于2004年投产,2005年向外供应二甲醚。

日本财团(三菱瓦斯化学公司、日挥公司、三菱重工公司和伊藤忠商事务持股25%)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在澳大利亚建设大规模二甲醚装置,生产二甲醚140~240万t/a,已于2006年投产。产品销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日本NKK公司与其他公司组成联合体,拟从不同烃类,包括煤气和天然气,通过合成气一步法直接生产二甲醚的工艺推向工业化。该工艺因使用低价的烃类和无需甲醇合成,生产费用将低于其他方法。该联合体将此工艺2006年实现工业化生产,规模为80万~150万t/a。

2.3国内市场分析

2.3.1国内二甲醚的工业现状

国内二甲醚生产基本上以甲醇脱水的两步法为主,也有少量试验规模的合成气一步法生产装置,表2-7列出了国内已建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生产装置。

2-7 国内主要二甲醚生产装置产能和技术情况

单位

设计能力kt/a

用途

生产技术方案

技术来源

备注

山东久泰化工企业有限公司

35

燃料

甲醇气相脱水

自有专利技术

号称产能超100kt

泸天化集团

110

燃料

甲醇气相脱水

由日本TEC

广东中山凯达精细化工

5

气雾剂

甲醇气相脱水

西南化工研究院

河南新红石化

25

燃料

甲醇气相脱水

西南化工研究院

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0

燃料

甲醇气相脱水

西南化工研究院

河南罗山金鼎化工有限公司

10

燃料

甲醇气相脱水

西南化工研究院

新奥集团燃气公司

10

燃料

甲醇气相脱水

西南化工研究院

河北金源化工有限公司

10

燃料

甲醇气相脱水

西南化工研究院

宁夏宁鲁石化有限公司

10

燃料

甲醇气相脱水

西南化工研究院

广州氮肥厂

5

气雾剂

甲醇气相脱水

西南化工研究院

卖给上海焦化厂

云南解放军化肥厂

5

燃料

甲醇气相脱水

西南化工研究院

河南石化

10

燃料

甲醇气相脱水

山西煤化所

甲醇合成+脱水

陕西新型燃料燃具公司

5

燃料

甲醇气相脱水

山西煤化所

重庆强源

5

燃料

甲醇气相脱水

不详

重庆应力燃化公司

3

燃料

浆态床一步法

清华大学

湖北田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5

燃料

固定床一步法

浙江大学

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长期处于高位,LPG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国内以代替LPG为目的在建的二甲醚装置已超过二十个,规模从数千吨到二十万吨不等。还规划了若干几十万吨至百万吨级的大装置。

2.3.2国内二甲醚的的消费情况

2000年我国气雾剂消费的DME不到2.0万t,预测2006年和2010年气雾剂使用量将分别达到9.1亿瓶和12.1亿瓶,对高纯气雾剂级二甲醚需求量分别为2.28万t和3.0万t。

替代柴油作为汽车燃料是DME的最大潜在市场,2004年我国柴油消费量10162万t,预计2010年柴油消费量将达到12830万t。在DME价格能降到可与柴油相竞争的水平时,若按2004年有5%的柴油被DME所取代,按1.2t二甲醚替代1t柴油,则需求燃料级DME610万t;若按2010年有10%的柴油被DME所取代,则需求燃料级DME1540万t。巨大的柴油市场需求,是二甲醚最具有潜力的市场。

2003年我国进口液化石油气458.4万t,2006年进口量达600万t以上,若以二甲醚代用50%,则年需二甲醚300万t。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二甲醚,其成本约3000~3500元/t,市场销售情况很好,主要是作为燃料使用,代替液化石油气和柴油。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