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级磷酸市场研究及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
电子级磷酸市场研究及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
前 言
磷酸依制备工艺的差别可分为肥料级、工业级、食品级、药用级、试剂级、电子级等级别。电子级磷酸属于高纯磷酸,被称为“磷酸行业皇冠上的明珠”,广泛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薄膜液晶显示器(1FT—LCD)等微电子工业,主要用于芯片的清洗和蚀刻,其纯度和洁净度对电子元器件的成品率、电性能及可靠性有很大影响,纯度较低的主要用于液晶面板部件的清洗,纯度较高的主要用于电子晶片生产过程的清洗和蚀刻。电子级磷酸还可用于制备高纯磷酸盐,也是高纯有机磷产品的主要原料。
近年来由于IT工业和液晶显示电视迅速发展,用于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及其他电子设备作蚀刻剂的电子级磷酸需求增长强劲。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LCD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2011年的转移,特别是武汉光谷、富士康、中芯国际等大型电子产业在武汉的安家落户,我国将成为世界重要的集成电路(IC)制造基地之一。而“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化学品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10年我国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已超过200亿元,成为化工行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随着半导体芯片制造业和LCD制造业向中国大陆与之配套的电子级磷酸的用量将大幅增长,对电子级磷酸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为此,我们推出了《2011-2013年电子级磷酸市场研究及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本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电子级磷酸的定义、分类、发展历史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电子级磷酸行业的发展概况,并对中国电子级磷酸工业统计数据进行了详实的分析。随后,报告对电子级磷酸行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应用领域分析和投资分析,最后分析了电子级磷酸行业的未来前景。您若想对电子级磷酸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电子级磷酸研发生产,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报告目录〗
2011-2013年电子级磷酸市场研究及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 1
〖图表目录〗
图表 2:2006-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16
图表 3: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月度同比) 16
图表 4:2006-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17
图表 5: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 17
图表 7:2006-2010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及其增长速度 18
图表 9:2010任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月度同比) 19
图表 10:2006-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20
图表 12:2010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21
图表 13:2006-2010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22
图表 14: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累计同比%) 22
图表 15:2006-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23
图表 16:2010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23
图表 18:2010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4
图表 19: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累计同比%) 25
图表 20:2006-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25
图表 22:2010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26
图表 23:2010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27
图表 24:2010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27
图表 26:2010年非金融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28
图表 27:201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28
图表 28:201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29
图表 30:2010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30
图表 31:2006-2010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31
图表 32:2006-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32
图表 33:2006-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32
图表 41: 2010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与全国工业增加值月增速对比 75
图表 42:2010年各季度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利润完成情况对比 75
图表 44: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76
图表 45: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情况 80
图表 46:2009-2010年部分行业完成投资增速对比情况(%) 80
图表 47:2010年1—12月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行业完成情况 81
图表 48:2010年1-12月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省市完成情况 82
图表 73:2005 年以来云天化固定资产增速远高于收入 123
高纯电子级磷酸属电子化学品系列产品之一,电子化学品一般指与电子工业配套的专用化学品。磷酸依制备工艺的差别可分为肥料级、工业级、食品级、药用级、试剂级、电子级等级别。电子级磷酸属于高纯磷酸,广泛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薄膜液晶显示器(1FT—LCD)等微电子工业,主要用于芯片的清洗和蚀刻,其纯度和洁净度对电子元器件的成品率、电性能及可靠性有很大影响,纯度较低的主要用于液晶面板部件的清洗,纯度较高的主要用于电子晶片生产过程的清洗和蚀刻。电子级磷酸还可用于制备高纯磷酸盐,也是高纯有机磷产品的主要原料。
伴随着国际半导体芯片(IC)和液晶制造业迅速向中国转移,我国微电子技术,特别是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微细加工的蚀刻与清洗工艺和薄膜一液晶制造工艺所需的电子级磷酸的需求量也在稳步增长。其质量对IC产品成品率、电性能、可靠性和液晶显示器(LCD)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微电子技术发展主要特点是依靠不断缩小元器件特征尺寸、增加芯片面积、提高集成度和运行速度而迅猛发展。自上世纪70年代起,集成电路芯片的片特征尺寸每3年缩小一半,芯片面积增加约1.5倍,芯片中晶体管数增加约4倍的规律,即基本上每3年就有一代新的IC产品问世。与此密切相关的电子级磷酸也随着IC集成度的不断提高、电子技术要求的提升,对产品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不同级别电子级磷酸其金属杂质和微粒要求不同。而不同线宽IC制造业须由对应规格的电子级磷酸与其配套。
目前国内市场所需MOS级、BV I电子级磷酸已有工厂生产,BVⅢ级和BV IV电子级磷酸仍处于研发状态,所需产品依赖进口。基于国内电子级磷酸尚未制定详细标准,暂以国内高纯试剂(BV分级)和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组织(SMEl分级)作为参考,国内对电子级磷酸的主要指标、用途和对应的电子技术规格要求见下表。
目前我国电子级磷酸主要通过两条工艺路线进行工业化试验。(1)首先由工业黄磷净化制备高纯磷,高纯磷通过与净化空气燃烧,再用高纯水喷淋吸收,即可制备电子级磷酸。(2)由热法磷酸或净化湿法磷酸经提纯后制备,提纯方法主要有结晶、萃取、电化学、离子交换与吸附、膜分离法等。
现在讨论和判定哪条工艺路线更好还为时过早,建议至少设置两套工业化装置进行两条技术路线试验与评估。特别是酸提纯方法和组合较多,应允许保留不同看法与意见。对生产更高档次产品的相关问题有待通过试验和生产判定。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电子级磷酸技术水平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至少10—15年。有些工艺特别如低温精馏、超高分离效率连续精馏、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与吸附等可以考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加快电子级磷酸提纯工艺水平。其中低温精馏已成功运用到高端电子级硫酸、盐酸、氢氟酸等提纯工艺。吸附一离子交换一膜分离集成技术也已成功运用到适合深亚微米、纳米级工艺的电子级产品中。膜分离技术与精馏技术结合已使产品中金属杂质含量达十亿分之一(ppb)以下。
因此,在技术创新基础上不妨广开思路,适时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加快工业化步伐。希望有关方面在政策、资金、税收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