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中的世博调查报告
上海世博会是2010年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其意义与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巨大的。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本着了解当前的最新科技发展动向,激励自我,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学习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的目的,决定组织一个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本次实践活动以家乡人看上海世博为主题,以调查访问、走访的形式宣传上海世博会,了解家乡发展现状,并探求世博会带来的发展机遇,更全面的了解社会进而服务社会、回馈社会。通过本次暑期实践既使我们得到锻炼,使我们能面对机遇,迎接挑战。在社会中实践,用实践回报社会,融入社会,进行深入学习;在实践中认识自己,奉献社会,提高素质,使我们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
一.通过走访及问卷等方式的调查,我了解到我们家乡人民对于世博的支持和对国家的热爱。并了解到了世博知识。
㈠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的意义:
2010世博会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同时与吉祥物与汉字"人"为原形作呼应,可谓珠连壁合,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民主思想,强化了人与地球,人与世界的紧密关联,深化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的“京”字交相辉映,有异曲同工之妙,寓意着本世纪初两项超大型国际活动在中国举办,倾诉着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㈡上海世博会之最 上海世博会已有8项纪录入选世界记录协会世界之最:
1、上海世博会是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的世博会。
2、上海世博会是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世博会。
3、上海世博会是正式参展方的自建馆,大约有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报名建设,其数量为历届之最。
4、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年发电量可达280万度,相当于上海4500多居民一年的总用电量,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00吨,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000多吨。
5、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墙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外立面的5000平方米生态绿墙为世界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也是展馆节能的一大标志。绿化隔热外墙在夏季将有效阻隔辐射,使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到了冬天,外墙会形成保温层,降低风速,从而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
6、上海世博会园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的世博会.园区在市中心占地多达5.28平方公里,上海世博会园区面积是历届世博会之最。
上海世博会园区内约有2万平方米历史建筑得以保留、保护,超过40万平方米的工业建筑将被保护性改造、置换,约占世博园区总建筑面积的五分之一。创下历届之最。世博园区所在地是上海工业遗产最集中的地方,这里的厂房承载着很多关于城市的历史记忆。对老建筑的保护利用成为世博会主题演绎中的重要内容。这些老建筑将在多种用途中获得新生:一部分将直接用于国家馆(工业厂房多为大跨度建筑,很适合用来进行展示);另一部分是用于物流和后勤保障;最引人注目的还有5000平方米的世博会博物馆与2万平方米的城市文明馆,它们都设在原江南造船厂的老建筑内。
7、上海世博会园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园区面积最大的世博会。在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内,有一个由30000个水晶展牌组成的“闪耀矩阵”展示墙,每个展牌上都镌刻着每个企业的名字。整个闪耀矩阵在灯光的照耀下将流光溢彩,色彩万千,是中国企业在世界级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集体亮相。
8、上海世博会直接投资为286亿元,如果加上车站这类配套建设投资,财政总预算将达到300亿-400亿元。
㈢世博会的意义
首先,中国赢得了世博会的权利,那么就是一次重大的成功。对于我国的经济政治等等各方面都是一个很大的推进作用。
政治方面,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促进各国交流增进各国友谊,让世界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很多外国的东西拿到中国来展示,由中国提供一个平台,这样就能够使得各国的关系更为融洽。
经济方面,自然世博会会推动上海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使得上海的生活质量提高,使得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文化方面,各国的先进的科技在中国展示,各国的文化风俗在上海交融。
全球气候变化、能源消耗和生态破坏是21世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低碳”日益成为一种潮流,引领着人们探索更加美好的生活。
从首届世博会至今,已经有近160年的历史。本届上海世博会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低碳行动的实践者”和“低碳理念的传播者”的重要角色。 为实现低碳的目标,太阳能成了上海世博会园区使用量最大的绿色能源,在中国馆、世博中心、主题馆和南市电厂等建筑的屋顶、玻璃幕墙上,大量太阳能电池与建筑融为一体。据测算,世博园区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年平均发电量408万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3330吨。
二、中国馆
⑴ 中国馆的外形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犹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 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中国馆以大红色为主要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红色为主题的理念,更能体现出喜庆的气氛,让游客叹为观止。
㈡文化蕴含
在中国文化这个富矿中找了青铜器、陶瓷器等,并从中国传统建筑的九宫网格中汲取灵感,最后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构件进行提炼,以“中国之器”展开设计,后来又冠名为“东方之冠”。
建筑本身融合了中国哲学思想,比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道法自然”等。国家馆与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的愿望,展现了对理想人居社会环境的憧憬,与本届世博会的口号是一致的。
它有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斗状的主体建筑。斗拱是层层叠加的,秩序井然,越抱越紧,看似零碎的部件,却有难以估量的承载力,可以托起千钧重量。 象征了中国人民“只要团结,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思想主旨。
斗拱是一个极具象征性、并能引发散发性思维的意象,我想中国人都愿意赋予它这样的意义。同时,前来参加世博会的外国人一望便知它是中国的。世界上有三大建筑体系,只有中国古代建筑极其智慧地采用了斗拱。
世博会是世界人民的盛会,带给我们的影响和锻炼是巨大的。我们不仅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还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与之前的所有社会实践相比,我觉得这次是最能提高我们能力,开阔我们视野的一次,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在将来与别人竞争时有更多的资本,使自己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回报家乡。
吉祥物
世博会徽
中国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