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与几乎所有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网络已经成为多数大学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相互交流、下载学习资料,浏览新闻,得到很多即时信息,我们可以与以前的同学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联系,我们还可以玩游戏、看电影、逛论坛等。
目前我校学生宿舍电脑数量比较多,深入研究网络对学生生活造成什么影响有着很大必要,因此,我们开展了“东北财经大学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
我们随机挑选了来自不同学院的50名同学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了43份有效答卷,回收率为86%。调查显示多数同学能够健康上网,认为网络多大学生生活利大于弊。
一、东北财经大学学生上网现状分析
现状一:寝室电脑拥有率高
调查结果表明,在回收的43份问卷中,仅有3名同学没有自己的电脑,宿舍电脑拥有率高达93.02%。
现状二:上网时间较长
调查结果表明,每天平均上网一小时以下的占2.3%,1-3小时的占39.5%,3-5小时占32.6%,5小时以上的均占25.6%。以上结果表明,东财大部分同学上网时间比较长,3小时以上的占了58.2%,超过半数。每天上网3小时乃至5小时以上,这毫无疑问会对正常的学习与生活造成影响。在对,上网时间的控制调查中,34.9%的同学表明大体能够自己把握时间,控制上网时间,32.6%的同学表明有时会上瘾,但多数时候可以控制,4.7%的同学表示想控制时间,但一上网就会忘记时间,27.9%的同学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一般不在乎上网时间的控制。在上网的目的中,浏览新闻查找资料占51.2%,玩游戏、看电影、聊天占37.2%,其他占11.6%。
目前依旧有不少学生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他们上网时间集中在晚上,一般持续到熄灯时间才会关掉电脑。而且多数在看电影、聊天、玩游戏,这也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现状三:存在干扰其他同学生活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有23.25%的同学会在熄灯后依旧玩游戏、看电影。虽然东财实行夜间断电、断网的政策,但拥有笔记本电脑的同学依旧可以继续玩游戏、看电影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而且还存在偷电上网的状况。
宿舍是一个公共环境,熄灯后多数同学上床睡觉,这些依旧上网的同学势必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休息,而且熬夜也造成自己第二天学习精神的萎靡。
现状四:关于世界杯期间推迟断电断网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有74.42%的同学赞成学校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实行夜间推迟断电、断网时间的政策,其中,28名男生中25位赞同,比例更是高达89.29%。
2010年南非世界杯决赛期间,正值期末复习,学校在此时推迟断电、断网的时间,多数学生在寝室熬夜用电脑观看世界杯比赛,必然极大影响同学复习和休息。调查显示,多数同学脑袋里一直想着世界杯的比赛,而无心复习,而且,白天精神萎靡,通常在课堂瞌睡,或者直接不去上课而在宿舍睡觉。
现状五:多数学生认为网络的利弊因人而异
调查显示,16.3%的同学认为自己对网络很依赖并且认为网络对自己未来会有很大作用,69.8%的同学认为网络比较重要,是自己和外界交流以及展示自我的一个重要平台;27.9%的同学认为网络作用利大于弊,65.1%的同学认为网络利弊因人而异,7%同学认为弊大于利。
网络是一项工具,发挥什么样的效果还要看使用者,因此,网络作用的好坏,关键还得看上网者本人怎么使用网络。
二、实施对策及建议
建议一:学校可以多举办一些可以让全校学生参与的活动。很多同学上网,是因为觉得平时无所事事,一下课就坐在电脑前面一直到熄灯。学校可以试着举办一些文体活动,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选择更多从而降低学生上网时间。
建议二:加强对夜间偷电问题的管制。学校的卫生间可以一直有电,学校可以通过限制卫生间用电量来限制偷电现象,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让卫生间的电压不足以带动电脑。
建议三:虽然在世界杯期间多数同学赞成寝室实行推迟断电断网时间的政策,但越是如此,就越有很多同学会熬夜观看世界杯。这不仅影响到看球赛的同学的学习,还进一步对不看球赛同学的学习休息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期末的特殊时期,学校越应加强管制,切不可因小失大。
建议四:对于沉迷于游戏、聊天的同学,学校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以及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虽然,总体来说,多数同学认为网络对大学生活有很大好处,但是从调查中可以看到网络的诸多不利。我们应当趋利避害。这要同学自己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对于网络,既不能视之如洪水猛兽,因为它会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而因噎废食;也不能盲目的鼓吹它有怎样的优点。作为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沉溺于网上娱乐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引导同学健康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