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门诊孕妇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时间:2023-08-23 阅读:2082次 | 分享次数:177次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10-19 09:15:00 ] 作者:刘华容 编辑:studa20

-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产前门诊孕妇心理状态。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间定期产前门诊孕妇240例,由专门训练的护师在统一指导语条件下完成问卷调查,包括孕妇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周、胎产次、有无并发症和对分娩的认识。结果 产前焦虑的发生率为25.9%,抑郁的发生率为15.5%。年龄>30岁组、高学历组、初产妇、流产史组和有并发症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分别高于年龄<30岁组、低学历组、经产妇、初孕妇组和无并发症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焦虑组和抑郁组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无焦虑和抑郁组。分别为64.8%,35.5%和9.8%,4.2%(P均<0.05)。结论 产前门诊孕妇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对分娩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必须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


【关键词】 孕妇心理;焦虑;抑郁


妊娠、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然而,分娩也构成女性生命发展中的重大应激事件。由于面对特殊的产房氛围、宫缩阵痛、疲惫和对分娩预后的担忧等多种应激源的刺激,出现整体的反应模式,即包括机体的生理、生化和心理的反应。因此,产前门诊医务人员除了必须了解怀孕的生理变化外,还要对孕妇进行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本研究探讨产前门诊孕妇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和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为实施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根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病例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定期产前门诊,且孕周>38周头位单胎的孕妇240例,平均年龄(28.1±3.2)岁。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法,在产前门诊由经专门训练的护师在统一指导语的条件下,先对孕妇作必要的解释,然后由孕妇独立地完成问卷调查。


  1.2.1 调查内容 包括孕妇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周、胎次、产次、孕期经过、有无定期产前检查,有无妊娠合并症、对分娩认识、分娩方式等。


  1.2.2 量表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量表[1]。HAD判断标准:A代表焦虑量表,D代表抑郁量表。A<8分为阴性,A≥8为阳性;D<8分为阴性,D≥8为阳性。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方法,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 此次调查总计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其中初产妇197例,经产妇35例。有妊娠期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孕妇60例。平均年龄(28.1±3.2)岁,其中<30岁组有120例,30岁以上组为112例,高学历组(大学本科以上)170例,低学历组为62例。本组所有孕妇均定期行产前检查并接受孕妇学校的课程学习,调查时平均孕周(39.1±2.7)周。


  2.2 产前门诊时孕妇心理状态及分析 本组232例孕妇中A≥8分的60例,D≥8分的36例,产前焦虑的发生率为25.9%,抑郁的发生率为15.5%。


  2.2.1 孕妇一般情况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经统计学分析,年龄>30岁组、高学历组、初产妇和流产史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分别高于年龄<30岁组、低学历组、经产妇和初孕妇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2.2.2 孕妇产前并发症与焦虑、抑郁关系 产前并发症包括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母儿ABO血型不合、妊娠合并贫血、妊娠合并心脏病等。经统计学分析表明产前有并发症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显著大于正常组。见表2。


  2.3 产前心理状态与分娩方式关系 经统计学分析表明产前有焦虑或抑郁者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焦虑或抑郁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3。表1 孕妇一般情况与焦虑、抑郁发生的关系 (%)注:与<30岁组比较,△P<0.01;与高学历组比较,△△P<0.05;与经产妇比较,*P<0.05;与流产史组比较**P<0.01表2 产前并发症与焦虑、抑郁关系注:与焦虑抑郁组比较,*P<0.01


3 讨论


  3.1 重视孕期宣教工作 本组调查结果表明年龄>30岁组、高学历组、初产妇和流产史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分别高于年龄<30岁组、低学历组、经产妇和初孕妇组。与既往文献报道情况类同[2,3],说明需要重视孕期卫生宣教工作,了解孕期及分娩相关知识。特别对于过分担心超过最佳生育年龄以及能否平安分娩、胎儿是否健康等的年龄偏大、高学历孕妇。采取以孕妇为主体,向孕妇及家属提供所有服务信息,熟练运用人际交往技巧,评估孕期健康教育所获悉的知识和技巧的掌握承担,评估孕妇的身心状况和对分娩认知程度,使其了解分娩是人类繁衍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产妇和婴儿都具有潜力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评估家庭成员的心理反应和支持态度。同时向孕产妇家属提供所有服务信息,包括各种镇痛方法、全程陪产、导乐服务、电子胎心监护的使用,各种助产技术的采用以及由医务人员提供专人全程服务,稳定产妇情绪,提供生理、心理、体力、精神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孕产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减轻产前孕妇焦虑、抑郁症状。


  3.2 加强有产前并发症孕妇的心理指导 有产前并发症孕妇的焦虑、抑郁状况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产前正常组,这与孕妇缺乏医疗知识、心理准备不充分,突然躯体与心理应激造成心理不平衡,病情重需要及时终止妊娠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有关。故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有产前并发症孕妇,需要讲解妊娠并发症的相关知识,从心理上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消除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母婴平安渡过分娩期。


  3.3 加强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抑郁情绪,降低难产率 产前有焦虑、抑郁情绪孕妇,剖宫产及阴道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焦虑、抑郁症状孕妇。根据文献报道[4],焦虑、紧张情绪可导致孕妇的疼痛阈可相对下降,对疼痛的耐受性降低而对疼痛反应敏感。在分娩过程中则会出现产痛较早且剧烈程度相对较重,使孕妇不能耐受产痛而出现哭闹、耗费体能,影响子宫收缩力。而产妇不良情绪又可促进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使子宫收缩不协调,从而阻碍产程进展,增加难产机会,导致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率明显增高。因此,在产前宣教时应重点讲解正常分娩与剖宫产利弊以及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对产程的影响。同时让孕妇了解分娩过程以及决定分娩四要素,使其主动与医务人员配合,减少不必要体力消耗。


  因此,对产前门诊孕妇心理状态进行调查评定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医务人员对焦虑、抑郁孕妇进行科学、整体的护理,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降低孕妇焦虑、抑郁情绪。使孕妇处于最佳身心状态,提高孕妇对分娩应激的应对,对促进自然分娩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06.


  2 廖妮红,韦伊尔.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2008,29(21):19-23.


  3 匡军秀,魏敏,白俊.产妇心理与分娩方式及分娩过程的关系.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1):3-5.


  4 隗伏冰,王春旺.产妇焦虑情绪对分娩的影响.广东医学,2001,22(3):243-244.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