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孕产妇死因分析
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不仅是反映一个地区人民健康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有效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现将2007年的7例孕产妇死亡原因作出分析如下:
一、资料收集:
1、村医发现本村有孕产妇死亡24小时内上报乡卫生院,乡卫生院妇保医生把此信息上报妇幼院,妇幼院工作人员在妇保医生陪同下入户调查,并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病历摘要及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附卷。
2、各助产机构如有孕产妇死亡应在第一时间上报县妇幼院保健科,并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病历摘要及院内调查表,1周内上报孕产妇死亡院内评审资料;
3、县妇幼保健院保健科在收到资料后要认真筛查,仔细核对,确保无孕产妇死亡漏报现象出现。
4、通过漏报质量调查,发现有无孕产妇死亡漏报情况。
二、结果:
1、基本情况:全县2007年活产数6770人,孕产妇死亡7例,死亡率为103/10万。
2、孕产妇死亡情况:
2007年10月份,省级驻县专家以及评审小组人员在县招待所对7例孕产妇进行了死因评审,评审结果见下表:
姓名 |
年龄 |
住址 |
孕产次 |
分娩时间 |
入院诊断 |
分娩地点 |
死亡时间 |
死亡诊断 |
死亡地点 |
评审结果 |
许俊芳 |
38 |
岗南镇怀常峪村 |
孕5产5 |
2006-11-13 13时 |
宫内孕足月第五胎滞产、先兆子宫破裂、胎盘早剥 |
回舍卫生院 |
2006-11-13 |
胎盘早剥、失血性休克 |
上转途中 |
可避免死亡 |
杨丽会 |
25 |
温塘镇邢家沟村 |
孕1产1 |
2007-2-1 15时 |
宫内孕40周第一胎LOA先兆临产、羊水过少 |
妇幼院 |
2007-2-1 |
羊水栓塞 |
平山县妇幼院 |
不可避免死亡 |
宋喜英 |
36 |
平山镇西治村 |
孕1产1 |
2007-2-2 16时 |
宫内孕37周第一胎无产兆、妊娠高血压疾病 |
县医院 |
2007-2-10 |
急性肾功能衰竭 |
家中(自动出院放弃治疗) |
可避免死亡 |
杨丽琴 |
30 |
平山镇七亩村 |
孕2产1 |
2007-2-2 17时 |
宫内孕38周第二胎无产兆、瘢痕子宫 |
县医院 |
2007-2-12 |
低钾性猝死 |
家中(自动出院放弃治疗) |
可避免死亡 |
杨彩霞 |
38 |
平山镇南西焦村 |
孕2产2 |
2007-3-29 09时 |
宫内孕37周第二胎ROA无产兆、瘢痕子宫、前置胎盘 |
县医院 |
2007-3-29 |
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 |
平山县人民医院 |
不可避免死亡 |
张芹丽 |
33 |
温塘镇温塘村 |
孕2产1 |
|
不详 |
未免 |
2007-6-5 |
不详 |
河北省第二人民医院 |
|
李小霞 |
29 |
两河乡东洞村 |
孕2产2 |
2007-9-7 09时 |
宫内孕38周第二胎LOA无产兆、瘢痕子宫、子痫前期重度 |
妇幼院 |
2007-9-7 |
羊水栓塞、 |
平山县妇幼院 |
不可避免死亡 |
2、孕产妇死亡的原因构成与顺位:7例死亡的孕产妇中,产科直接死亡占57%,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占29%,原因不明的占14%。
75%
57% 产科直接原因(羊水栓塞)
75%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原因不明
14%
3、分娩地点与分娩方式:7例死亡的孕产妇中,县级医院分娩5例,中心卫生院分娩1例,未娩的1例,家中分娩0例。已娩6例均为新法接生,5例剖宫产,1例阴道手术。
4、死亡地点:7例死亡的孕产妇中,县级医院死亡3例,因放弃治疗在家中死亡2例,省级医院死亡1例,途中死亡1例,其中4份为转诊病历 。
5评审结果:7例孕产妇,评审6例,其中可避免死亡的3例,不可避免死亡的3例。有1例由于无任何资料不能进行评审。
6 许俊芳可避免死亡的原因:(1)患者隐瞒病史,使乡卫生院助产医生不能断其高危,不能劝其上转。(2)乡卫生院助产操作技能掌握不正确造成子宫破裂、胎儿窒息。(3)发生危险后不知如何选择上转医院,不是往县级及市级医院上转,而是上转到了中心卫生院。错误选择就医地点而延误抢救,造成死亡。(4)上转中心卫生院后行剖宫产术,术中血压一直不稳,失血2500ml未能及时输血,代血浆等,以至造成患者失血性休克。
杨丽会不可避免死亡的原因:(1)该孕产妇孕期保健做得很好,共做8次。(2)考虑死于羊水栓塞较正确。(3)在处理过程中,不能过早的滴催产素,进行过早的人工干预。(4)15:35时出血300ml时并不影响血压,但血压却下降到90/60mmHg,再加上病人出现寒战,不应考虑为口服米索所致,应考虑为羊水栓塞。
宋喜英可避免死亡的原因:(1)该孕产妇为初中毕业生,32周时不到县级医院检查,而到乡卫生院从而造成了就诊延误;(2)该孕产妇到乡镇卫生院检查时,血压达到180/120mmHg时,医生没有考虑为妊娠期高血压,劝其上转,而是以肾炎治疗,造成医疗方面的延误;(3)腹水出现说明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如果在32周时做手术,存活率将更大;(4)硫酸镁应用应规范,尤其是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硫酸镁剂量应充足,可以给予10克;(5)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后,液体输入量应注意,一般不超过1500ml,量过大将会造成脑水肿等。
杨丽琴可避免死亡的原因:(1)保健意识差,没有按时做产前检查,不能及时了解自己本身的健康状况;(2)医疗保健在宣教方面有疏忽,宣教不到位;(3)住院后半小时做手术,时间太早,应该把电解质、肾功能查明后再做手术,对于高危病人必须把化验做全,血压在150/100mmHg的情况下,没有给予解痉药就做手术不合适;(4)原来是否有内科疾病,做手术前是否有低血钾不清楚。
杨彩霞不可避免死亡的原因:(1)该孕妇围产期保健不足;(2)该孕妇到县医院检查时才知道患有前置胎盘,造成就诊方面的延误;(3)高危评分应为35分,不应为10分,对于35分的高危孕妇没有做产前检查,不能及时的得到正确治疗。
李小霞不可避免死亡的原因:(1)该孕产妇孕期保健做得一般,共做4次检查。(2)考虑死于羊水栓塞较正确。(3)在处理过程中,不能过早的滴催产素,进行过早的人工干预;
三、死因分析:
医学因素是孕产妇死亡的直接原因,而生育因素、社会因素、健康状况等与孕产妇死亡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非医学因素是死因的促成因素,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对策中,医学因素和非医学因素同等重要。
医疗保健因素:
1、孕产期保健措施落实不到位。死亡7例孕产妇中6例做过产前检查,产前检查1-3次的5例,占死亡人数的71%,1例8次占死亡人数的14%。从2005年起降消项目实施以来,大部分孕产妇参加产前检查,可产前检查次数少,高危孕产妇管理不规范,死亡的7例孕产妇中6例为高危孕产妇,3例孕产妇如果产前及早采取措施,均可避免死亡。
2、部分乡村两级保健人员业务素质差。农村孕产妇实施最及时、最基础、最适宜的保健服务均由乡村两级保健网承担,我县实施降消项目以来,虽然对乡级保健人员进行了充实调整,多次业务培训及临床进修,但仍存在不少问题:(1)部分乡镇卫生院院长对妇幼保健认识不足,重医疗轻保健,妇幼保健人员身兼多职,搞好妇幼保健工作的时和精力得不到保障,直接影响了妇幼保健工作的进展。(2)村级保健人员文化水平低,技术水平差,专业知识匮乏,对项目业务培训的新知识不易接受,妊娠高危因素和转诊指征的识别能力差,从而影响了孕产期保健质量。(3)部分乡镇医院医疗基础设施不齐全,急救设备及急救药品不齐全,影响急救效果。
社会因素:
1、自我保健意识薄弱。文化知识水平越低,自我保健意识越差。7例死亡的孕产妇1例为初中以上文化,5例为初中文化,1例为小学文化,她们大多数缺乏卫生保健知识,没有足够的自我保健能力,对生育的危险因素,甚至对妊娠禁忌证认识不足。
2、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我县地域广,居住分散,有的乡村远离县城,交通不便,尤其是冬天常因大雪转诊受阻,使孕产妇得不到及时转诊而耽误抢救时机。
3、家庭因素,经济困难。在死亡的孕产妇中有部分因经济条件受限,救治功能低,而影响接受产前检查次数、保健及住院分娩,出现高危无能务接受转诊及住院治疗。
4、计划外生育。死亡的孕产妇中有1例计划外妊娠,因受计划生育的影响,不做产前检查,给高危孕妇管理上带来漏洞。
五、对策
1、健全孕产妇系统管理。乡村保健人员应做到对孕妇早孕建卡,定期产前检查,高危筛选,分级管理,推广与普及住院分娩。县级保健单位加强对基层保健人员业务培训、指导、质量管理、评估等工作,提高他们对孕期正常生理、病理的认识,增强其对分娩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的抢救能力。
2、健全产科急救系统,畅通危重症孕产妇急救通道。加强县级急救中心,使之既能及时有效地把急救患者接到急救中心抢救,又能随时到乡村级现场急救,利用绿色通道,经常与上级医院保持联络,需要转诊、会诊时要及时。
3、加强基层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强对基层医院投入,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及急救物品,从根本上改善基层保健环境,增强急救能力。
4、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由于农村孕产妇文化水平低,自我保健能力差,大多数缺乏孕产期自我保健意识。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集会、广播、专栏、标语、面对面地宣传等多各形式向广大农村孕产妇及支持组织宣传孕产期保健知识,使她们能真正认识到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的重要性。
5、呼吁改善农村卫生面貌。各部门各单位的扶贫工作,不仅要帮助农民开发经济资源,也要帮助农民改变卫生面貌,破除生育的旧风俗习惯,使广大妇女享受到最基本的保健服务。
平山县妇幼保健院
2007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