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牙膏市场的发展及现状
不管过去现在,正常的生活始终离离不开衣食住行。而与“食”息息相关的卫生问题之一就是口腔问题,牙膏因此成为了生活中的必需品,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了解处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牙膏商市场行情,特进行此次调查报告,以明晰市场行情。
第一节 牙膏市场的发展史
牙膏大约经历了140年的岁月,在我国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可以说经历了四个阶段。
1、国内品牌三足鼎立
1949-1992年期间,中华、两面针和黑妹散打国产品牌一直分享了中国庞大的牙膏市场。但三大品牌几乎没有正面竞争,分别占据这东部、南部和西部市场,相安无事。
2、洋品牌小试牛刀
1992年,世界最大的牙膏品牌高露洁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保洁公司的佳洁士进入中国。这个阶段由于外国品牌的价格过高,他们仅仅进入了沿海大中城市的高端市场。
3、洋品牌洗牌中国市场
外资品牌完全改变了中国牙膏试产格局:一方面通过收购国产品牌来取得是藏份额和渠道,另一方面他能够过出色的营销手段及价格调整,让大众接受自己。1996年,国产牙膏10强品牌中外合资品牌仅占两席,98年增至四席,00年增加到了六席。而南天六必治、芳草、两面针等昔日国产牙膏品牌整体陷入颓势。
4、中国牙膏品牌寻求突破
冷酸灵、田七、蓝天六必治等国内品牌在经历了一轮市场洗礼后,营销收低啊在品牌管理理念日渐成熟。他们避开与外国品牌的正面交锋,在中老年口腔护理和中草药狐狸等细分市场上大做文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二节 市场现状
由于洋品牌牙膏进入中国市场,导致市场在这输载间山河易帜,致使本土品牌面临严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导致了他们对自身营销策略有了新的认识,发现不足以及改善不足,在严酷的现实下寻求心发展。
经过十余载的激烈竞争与反复较量,目前,中国牙膏市场明显区分出三大对决阵营:
第一阵营是由佳洁士、高露洁组成的“外资军团”,该军团目前占据55%左右的市场份额,实力最为强劲。
第二阵营是由两面针、冷酸灵、田七、黑妹、蓝天六必治等本土领军品牌组成的“本土联军”。这些企业都是传统的牙膏企业,该军团目前占据25%左右的市场份额。
第三阵营是近年来崛起的中华、黑人、纳爱斯、云南白药、LG等组成的“第三方阵”。该方阵有外资、合资(中华品牌经营权被联合利华收购,黑人为高露洁旗下,目前两品牌市场排名分列第三、第四位);也有本土企业,之所以将之归为第三方阵,是因为它们都通过细分市场、差异化营销From EMKT.com.cn成功走出了第三条发展道路。
最后10%左右的市场,被众多杂牌牙膏组成的“诸侯小国”所瓜分,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这些杂牌牙膏的生存空间已大幅萎缩。
有一份在15—25岁间,对现如今中国市场牙膏品牌选择的调查显示,使用佳洁士的最多,占83.33%,然后黑人,占50%,纳爱斯41.67%,中华和高露洁25%其它的如冷酸灵黑妹田七等都在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