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辐射,慢性杀手
继甲醛等室内空气污染后,又一新的污染问题被人们广泛关注,它就是辐射,如同“杀手”一般,在缓慢的扼杀人们的健康。装修材料的辐射从哪里来?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装修辐射污染在哪里?
放射性物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一般家庭的卫生洁具以及建筑材料等,都含有各种放射性物质,比如花岗岩、大理石之中含有放射性物质氡,甚至建造房屋所使用的水泥、砖块之中也可能含有镭或钾,瓷砖、地砖、橱柜台面等所选择的材料中高岭土、粉煤灰等也会有放射性物质,这与产品所使用的基础材料有关,甚至有些天然石材成分本身就含有放射性核素。
此外,建材本身的制造技术也可能带来“添加性”放射性元素。如一些卫浴产品为了美观性,开始大量使用釉面,使产品看起来更光鲜,也为了起到增白作用而采用硅酸锆原料,这其中釉面越多,产生的氡就越多,而硅酸锆的放射性核素含量极高,这样一来,越光鲜、越白净的陶瓷产品,辐射污染的强度可能会更大。
日前,记者在某建材市场里采访发现,多数消费者都对辐射污染有所耳闻,在选购产品也会特意询问辐射度,但对辐射的真正来源、污染的具体危害等却并不知情。
预防辐射污染,选购需谨慎
据记者了解,和甲醛、苯等室内污染气体不同,建材中的放射性不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弱,此外,虽然放射性核素具有半衰期,但差异很大,比如氡的半衰期是3.82天,镭的半衰期是1600年,铀238的半衰期则可达44.7亿年,而衰退期较短的氡却是由镭、铀、钍等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
现在,不少建材产品大打“低辐射、无污染”牌,这无疑抓住了消费者“追求环保健康”的心理,而低辐射建材产品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据业内人士介绍,对于家装辐射率问题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国标”,目前除花岗石、瓷质砖外,对大理石、卫浴等产品标准均未作放射性和强制性认证要求。
那么在选购建材产品时,如何正确辨别和避免造成辐射污染呢?首先在装修和选择建筑材料时,要认准A类产品,要尽量做到要求销售单位提供符合国家《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的检测报告,对已制定标准的建筑材料要选用检测报告标明为A类的。其中石材按放射性高低被分为A、B、C三类,只有A类可用于室内装修。其次消费者要学会正确辨别没有制定标准的建材产品。放射性核素衰变后,最后通过气体被人体吸入,其中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放射性气体氡。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室内空气中氡的年平均浓度标准为400Bq/立方米,如果超过该限值,可采取更换部分建材、加强室内通风等措施来减少辐射影响。如果业主对居室健康心存担忧,可以请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室内氡浓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