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调查报告

时间:2023-08-23 阅读:1755次 | 分享次数:113次
有关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调查报告

有关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调查报告

酒店管理(2)班 易洲莹

学号:20080306602088

目的:更多的了解国家的经济状况

背景:中国在08年遭受了金融危机

时间:2009年1月

地点:湖北

人员:易洲莹等

手段:找人询问,实地考察及上网查询

由两年前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终于升级为金融风暴,甚至有说法称之为金融海啸,由此可见这次美国金融风暴的威力。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将自己置身于这场风暴之外。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非常关心自己的业务会受到多大的影响,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此次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至少不像某些媒体所讲的那样猛烈。原因有如下几点:

1、从金融体系来看,虽然中国政府持有大量的美元资产,但实际上中国的金融体系的投资策略并不激进,真正受到影响的资产比例在整个金融体系资产总量的3.7%左右。而且在持续性紧缩政策的引导下,中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是非常充足的,这一点单看过去几年央行连续提升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就知道了。不但是中国,亚洲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在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都在流动性储备上做了文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具备了一定的抗体。因此,中国的金融体系受到的影响是有限的。

2、从GDP增长的贡献度上来说,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非有些观点所说的那样高。根据统计局的信息,在2007年中国11.4%的GDP增长率当中,消费、投资、净出口分别拉动4.4,4.3,2.7个百分点。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有限的。

再进一步去看中国出口的地区结构比例,近年来中国商品和服务出口的地区结构比例处于持续性分散化态势,中国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在总出口当中所占比例持续下降,而对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国家的进出口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而且,按照globrand.com地区划分的中国十大贸易伙伴在中国进出口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在持续下降。因此,美国金融风暴所引发的美国经济下滑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

从消费的角度来讲,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并在去年首超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根据去年的国家统计公报,过去5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分别是9.1%、13.3%、12.9%、13.7%和16.8%,从今年前8个月的数据来看,中国的消费仍将处于快速增长当中。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过去5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分别为27.7%、26.6%、26.0%、23.9%和24.8%,虽然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考虑到过去几年政府偏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投资增长还是比较稳定的。因此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将会保持稳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掉净出口的一部分影响,从而不至于使整个经济受到太大影响。

3、政府的调控政策也将会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性增长。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政府改变了宏观调控的政策走向,从过去的双防转为一保一控,保经济增长意味着政府将会在政府支出、转移支付以及投资方面会有所动作,据悉国家发改委已经开始对一些大型项目开始逐步放行,如果在投资支出上进行偏松的调控,应当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对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我做了一些调查,问了一些对这有一定了解的人,做了以下纪录:

问:华尔街金融动荡波及全球,会否将大幅增加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风险?

如果单个公司发生危机,对中国构成的直接影响还是有限的。尽管我国金融机构、一些企业持有这些美国金融机构的债券或资产,但是规模不是很大。这些金融机构在中国还有合资机构和投资项目,其困境可能对中国业务有一些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影响是可以控制的。

当次贷危机将这些金融机构的困境串在一起,就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以及跟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国家带来负面影响。而我国跟美国的贸易、投资往来非常密切,危机肯定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传导到中国来。影响究竟有多大,目前还不好说,因为它是个动态的过程。

问:华尔街危机对中国经济传导渠道有哪些?

首先是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金融动荡会影响美国投资、消费、就业、居民收入,例如雷曼破产,大概有2万员工失业,因次贷危机失业的人更多。由于其消费和投资下降,从中国进口就会减少。

美元贬值幅度加大,以美元计价的产品就会涨价。我们很多进口产品都是用美元计价的,进口成本就上升了很多,从而影响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出厂产品也就肯定会涨价。

其次是金融市场的传导。我国外汇储备、金融机构、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主要投向债券。美国这些金融机构一旦破产,其债券及其他投资品的价值就急速下滑,市场风险极大。

同时,许多美国金融机构在中国有投资的公司和项目。很多美国银行在中国有法人银行、合资银行、参股金融机构等。在华尔街的母公司出了问题,肯定会影响到在中国的投资、合作项目。如果这些公司大量出售在中国的资产,大量资金从中国汇出去的话,短期内给我国外汇市场冲击也较大。

另外,投资者的心理受到影响。尽管我国对外资直接进入金融市场有管制,但是心理传导是割不断的。

第三是通过影响企业业绩来传导。次贷危机中,我国出口公司、为出口提供服务的公司业绩都会受到影响,从而间接地影响到地方的财政收入、就业,比如浙江、广东的GDP回落速度比较快。具体到行业,纺织行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比较严重。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8年9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较8月份减少近6亿美元,较上年同月仅小幅增加约3亿美元,9月份出口延续了8月份微幅增长的趋势。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以美元计价的纺织出口接近零增长,以人民币汇率计价的出口额持续负增长,20%的纺织企业出现亏损;汽车行业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总体表现低迷。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统计,今年1~8月,乘用车产销463.24万辆和455.03万辆,同比增长13.67%和13.1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8.32个百分点和10.94个百分点。从8月份的汽车销量来看,欧洲同比锐减16%,北美降幅达15.5%,日本汽车销量下降14.9%。而中国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5.4%,环比下降了6.0%;船舶行业也深受其害。由于金融危机,世界船舶融资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欧洲许多银行都暂停了船舶融资业务,预订船舶但未获融资的比例明显上升。一些船东被迫取消船舶订单,如香港金辉船务取消了在大连船舶重工订购2艘VLCC的订单,雅典OceanautInc取消9艘7亿美元散货船订单,韩国、印度中小船东也相继出现了取消订单的情况。就地区而言,东部地区由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所受损失相对较严重。如广东近期有2万至3万家大大小小的工厂倒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合俊集团旗下的两家玩具加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就出口国家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增速下降较为明显,对欧盟和大洋洲的出口并未受到明显影响,而对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金额则出现了强劲增长态势,上半年中国对拉美、非洲出口金额增长都在40%以上,远远高于对欧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额增长速度。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与扩散,中国对欧洲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对中国整体出口增长构成严峻挑战。

华尔街的危机状况,恰恰论证了国内学界普遍的观点:次贷危机“深不可测,尚未见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对于这个问题我在网上看到了有关专家的回答,他说:要摸清楚危机传导的渠道,对其严重性有充分估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首先是出口方面,要做到未雨绸缪,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出口一些高附加值、受金融波动影响少的产品。特别是要避免恶性出口竞争,我们急迫需要从数量竞争转型到品牌竞争。在出口结算货币选择方面,需要避免汇率风险。

其次,从金融投资来讲,我们要加强风险管理,加强规避风险手段、工具的使用。我国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在美国投资,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以前投资,选择的都是保守的金融产品,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即便购买美国国债,到期后虽然能够获得本金和利息,但一旦美元贬值,投资也会发生缩水。现在风险已经发生新的变化,原来信用风险是主要风险,现在金融创新越来越多,要考虑的风险类型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最后,加强国内投资者的能力建设、心理引导,避免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能够理智判断自己的市场。

货币政策要寻找平衡点。

在我看来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

 

而在金融危机面前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我要说的是,当我们面前的门被关上时,希望大家不要太过慌张。

  金融危机在2008这一个不同寻常的年又发生了。它不是某个人的意愿所能够决定的。也就是说不可避免。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做许多事情。但是总有我们能够做的事情。

  比如:

  1、我们可以韬光养晦。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做多大实质性的东西来帮助国家,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多的去学习知识来丰富自己,总有一天会有我们一展所长的时候。等到以后有用的到的,马上就可以出手。毕竟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2、国家要做的是化危机为转机,而我们老百姓要做的就是找到危机中的商机。每一件事情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不论它本身是好事情,还是坏的。,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