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的标签是怎样的?

时间:2023-08-23 阅读:1488次 | 分享次数:177次
  不少年长者提到90后时,总会质疑到:缺少理想、功利心强、过于自我、追求个性……社会给90后贴上了许多标签。面对90后这个群体,仅根据网络上的新闻去拼凑他们的画像并不客观。去掉“偏见”,他们会是什么样的?
  一项调查勾勒出了北京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很可能超过两小时,上网、睡觉和社交是他最主要的课余活动,最大的压力是学习和就业。他的月消费基本处于800-1600元,社交、娱乐、购物等占比较大。对毕第一份工作普遍期望留在北京,预期薪酬6668元。他认为个人能力与自我奋斗、诚信等品质是在社会生存和发展最主要的依靠,比较认同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这些细节来自共青团北京市委联合课题组,针对北京大学生按在校生的1%进行抽样。普通高校7466个,民办高校677个,通过面谈、深度访谈等发放问卷88份,总样本8231个。
  王可就读于北京某985高校的大三学生,最近有些压力山大。大三就快结束了,可专业学得“半生半熟”,英语六级还没搞定。刚开始进行的社会实践也让她怀疑起自己的社交能力,“总被领导批评不会说话”。“上大学前老师都说熬过最艰苦的高中就会迎来‘幸福生活’,可没想到这三年有也并不轻松。”王可在QQ空间里写下这段话,不到一小时就得到了50多个同学“点赞”。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面临学习、经济、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调查表中显示,32.5%的大学生感觉压力较大,37.2%的大学生感觉压力适中,甚至还有3.3%的学生觉得已承受不了。另外,有20.8%的大学生感到就业困难,26.6%面临着学习困难。
  与学习困难相矛盾的是大学生用于参加学习培训的课余时间仅10.7%。报告分析认为,由于大学学习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校园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大学生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上网或其他娱乐上,他们“不能合理做好业余时间安排”,王可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学习和人际交往给她带来较大压力,但都不影响她的娱乐活动。看美剧、逛淘宝成为她睡前的“必修课”。她说,“有时候也会自责放在学业上的时间太少,‘宅’寝室的时间太多。但如果不这样一定会崩溃,这些‘功课’的诱惑太大了。”上网、睡觉和社交是大学生课余活动的前三名,分别占74.14%、34.49%和28.55%。但令人欣慰的是,96.67%的大学生能够承受现实的压力,并能找到合适的减压方式,运动健身和读书听歌、看电影等成为最常使用的减压方式,分别占33.04%和25.14%。
  近75%的大学生闲暇时间用于上网,19.3%的人把网络自媒体作为最可靠的信息来源。和王可相比,北京一所非985、211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郑力对网络的依赖性更强。用他形容自己:“没了网络生活都会错乱。”郑力算了算自己的上网时间:除了睡觉和体育课,手机几乎不离手。每天使用时间最长的软件是微信、QQ和淘宝。每天至少有3个小时沉浸在网络游戏,“打DOTA、踢实况”成为每天最放松的项目。睡前看一集美剧也至少花掉1小时,这还不包括和女朋友的交流时间。郑力每天“全情投入”网络的时间超过5小时,最多时可达到8-10个小时。调研数据也显示,74.67%的大学生闲暇时间主要用来上网,70.3%平均每天上网超过两个小时。和郑力一样超过5小时的达到了13.1%。其次3小时左右的占17.9%,4小时的占10.7%。
  尽管网络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隐患不可忽视,有58.5%的大学生会将个人情绪带到网络世界。19.3%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媒体是在父母及亲戚之后,的第二大可信的信息来源。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有微博、微信、人人网和QQ空间,来自各平台的信息也让人目不暇接。身边总有同学的朋友圈、微博晒自拍、美食,也常常出现对身边事和新闻“打嘴仗”和吐槽。“我很佩服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有许多‘大快人心’的评论。但我只看看,几乎不愿加入讨论。自己了解到的信息不准确,不敢随便议论。”郑力亦是如此,他总会看到同学因网上的负面消息而愤怒甚至过于激动。他认为,许多人在评论转发时并未确认消息的真实性。
  大学生在消费市场上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他们的消费水平到底如何?一个北京大学生月开支800-1600元的占56.05%,800元及以下的占21.69%,1600-2400元的占14.48%。除去日常硬性支出,社交、娱乐、购物等非必要支出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与其他青年群体相比,他们的月均消费水平较高。谈到经济来源,王可表示大部分的生活费都是父母给的。但令她自豪的是,她每周会有一天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行政助理兼职,每月有约600元的报酬。在校大学生多数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83.33%的大学生靠家庭支持,5.45%靠奖学金和助学金,4.47%靠校内勤工俭学。此外,33.96%的大学生校外兼职收入占了经济来源的90%以上,可见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大经济来源。然而高昂的生活成本带来的问题是:它推高了大学生的预期薪酬。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预期月薪平均为6668元,比2013届高校毕业生的初始平均月薪4746元高出了近两千元。过高的预期薪酬让不少单位望而却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对于就业,大学生普遍希望留京工作。他们倾向收入高、工作环境好的外企或国有单位,近一般的人不愿到西部和基层工作。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他们对自身知识和能力储备略有不足。造成就业困难原因中,选择比例较高的是“期望值太高”和“知识能力储备不够”,分别占22.73%和21.47%。而对当下最热门的创业,总体持肯定态度。62.32%的大学生认为这是积极的职业观,但也有27.69%认为只有少数人能成功。
  追求个性是大学生最主要的特点,但不意味着他们会放弃集体,他们很注重“同辈圈”。之前一个很火的话题 “感谢室友不杀之恩”,用来调侃因个性问题带来的宿舍矛盾。大学生的交往人群较为固定,且密切的群体88.3%是同学,舍友占93.5%。对于“您的朋友中最多的类别”上,同学的比例最大,占87.9%。同学和室友是他们结交朋友的第一选择。
  王可表示,现在社会上给90后贴上“问题”标签很不公平,其实90后“玩得好”也“靠得住”。他们对于许多重要问题会理性、客观地解读,他们追求个性但并不盲目。报告中也提到,大学生关注社会公平问题。大学生拥有社会责任感,他们对社会公平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此外,大多数大学生对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集体持肯定态度,关注治国理政思想、党的政策方针。此外,有近六成大学生“非常想加入”或“想加入”共产党,超过85%对国外文化产品和国际局势保持清醒认识和判断。

专业调查,就用51调查网

免费使用